暴露不是揭發他人隱私,不是捅破、以別人的難堪來取悅自己。看見暴露的問題,用一種善意,用自己的修養,從中交流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法,幫其改進,這樣的暴露有何不可。
一位醫生看見人體有毛病,他就不得不大聲地告訴大家,大聲宣告,這也是暴露問題,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來研討治療方案。這種暴露是佛心的慈悲心,也是善心,是一種對萬事萬物睿於的悲天憫人心腸!
暴露的物件是整個社會而已,社會應該給予言者無罪。《詩經.周南.關睢.序》,“言之者無罪,聞者足以戒”。只要觀點是提高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為了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就動機而言,或者說後面的後果,都應該給予“言者無罪”。
而暴露出來的問題,犯的毛病,正好給了我們努力改進和不斷完善,可以去掉問題與毛病,這就是所謂的“聞者足以戒”。
對於一個心胸坦蕩的人來說,如果犯了毛病不該怕暴露,正好別人的指出,可以使自己改進。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這句孟子告誡孔子弟子的話,就是此意。
一個人能夠做到“聞過則喜”是很難得的,是需要修養與自律,是要很深的修煉,要有足夠的韌性。社會浮躁,讓多數人做到了“聞過則怒”,畢竟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喜歡聽那種美詞共調!
歷史描繪的作品有弊端,至少子路能做到“聞過則喜”,也給了我們一個例證,不至於讓你狂妄,目中無人。
《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其通俗的表達方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一件事情既然成為事實,勸誡難掩暴露的問題,再好的語言與文字也不可能讓其消失。蘇軾《再上皇帝書》,“豈有別生義理,曲加粉飾而能欺天下載”,把一種問題掩飾,只會使後續暴露的問題更難解決。
古代清官楊震,給他送禮的人大多為了謀求不當利益,楊震當場拒絕了。對方卻說,暗夜無人之知,楊震並對施賄的人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人知?”怎麼會無人知道呢?這本身就是問題的暴露,是最有力的暴露。掩蓋問題,能換來美滿的生活,那是蠢人的想法。
看慣了表象,看不見了種種跡象。那些不修邊幅,不肯違心的人,越來越不受羨慕,得到的是嘲諷。更多的人是出現了急功近利,善於炒作,隨波逐流,說些吉祥的語言。而那些敢於提問題,勇於直面問題,暴露短板,認清短處的人,想要用文字的力量來遏制之時。那些醜惡的嘴臉跳起來說:“不要啊!這是暴露啊!”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得明失”。暴露於鏡子面前不是鏡子的問題,是透過鏡子找問題來暴露自己,給足面子,改正問題的機會。
風過留聲,雁過留痕。為人處事光明正大,不要幹一些有違的勾當,“半夜鬼敲門”,害得又是誰?
“雲生雨,雪隨風。潮漲落,月虧盈。赤日掛蒼穹,晚照映晴空。清風拂楊柳,細雨打蓮蓬。萬物都有規律,凡事不強求,對待暴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可取!
真正天下太平,社會美滿,廣義上而言,未嘗不是暴露。暴露其實有什麼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