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週末在家,找到一本與最近閱讀主題相關的書《人際交往心理學》,之前買來想著有時間再讀,這一放也就快一年了。書的受眾群體是普通讀者,沒有艱澀的專業術語,也沒有學術腔調,類似於一篇一篇醒世的散文片段。讀來輕鬆愜意,不覺晦澀難懂。消遣來讀,也還不錯。

確實談不上什麼心理學,也許只是前幾年,很流行“心理學”這個詞,於是,很多書便跟風取了這個名字。略有博眼球的嫌疑,而且有一些內容和故事也只是整合而來,缺乏新意,深層次的思考更談不上。道理很上頭,只怕讀完,便拋之腦後。

既然書荒了,那便還是讀一讀吧。花兩個小時,基本讀完主題內容。全書分了四個篇章,第一篇說話之道,在於洞察人心。第二篇處世之道,在於外圓內方。第三篇交際之道,在於明鏡之交。第四篇職場生存之道,在於利弊權衡。

觸發思考是在第三部分,關於交際交往的內容。其中一篇,以情動人,情感投資永遠有效。這篇內容類似在《厚黑學》中奉為重要原則,會被古代一些高官採用,而且效果還都很不錯。

我記得在讀《曾國藩》一書中,有一章也講到這個,胡林翼是善用此道的專家,且屢試不爽。即便聰慧如胡,依然有一些有識之士看出端倪,甚是鄙夷。相反,曾國藩真誠待人反而備受推崇。他認為,巧詐不如拙誠,守拙是曾國藩對自己和門客們的要求。

其實,我也覺得,作為一個智商,情商,閱歷,見識都普通的人,不必嘗試什麼厚黑學,“拙誠”是最好的選擇。比你聰敏的人,你黑不了,比你愚笨的人,你也不屑去黑。不如,我們就遵照心靈,遇見值得交往的人,以誠相待便好。

其中有一條對我還是有一些啟發的,比如書中說,不要與人爭吵。與領導爭吵,你可能會失去資源;與下屬爭吵,會自降身份;與朋友爭吵,你很有可能會失去友誼;與同事爭吵,你可能會被孤立。作者說,“從爭論中獲勝的唯一秘訣是避免爭吵”。

作者說,如果我們能在不涉及原則的問題的爭論中故意讓對手勝利,可以消弭我們之前在人際上無意識犯的一些小錯誤。

關於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感覺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值得深思。

關於朋友的分類,作者認為可以分為:層次高而有趣的朋友、層次高而無趣的朋友、平凡而有趣的朋友、低層次而無趣的朋友。

作者認為,我們不應與低階而無趣的人之交朋友。

這讓我想到孔子有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前三者不多說,後三者略作註解。

損者三友:

首先是友便辟,這種朋友指的是專門喜歡諂媚逢迎,溜鬚拍馬的人。

第二種叫友善柔。這種人是典型的“兩面派”,當面諂媚,背後捅刀子。

第三種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過其實、誇誇其談的人,就是老百姓說的“光會耍嘴皮子”的人。

可是,放眼望去,這樣的人又何其之多,往往又是紅光滿面,福星高照。深處其中,你我不隨波逐流已經算是鐵骨錚錚了。

做人,還是先正三觀吧。父母傳承未必正確,書籍恩師口述也不一定全對。多讀一些書,也不至於見啥信啥。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穩穩的友情:懂你,陪你,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