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卡內基說:“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

確實,人這一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社群化的時代,朋友遠比遠房親戚珍貴。

但是,再親近的朋友,也要掌握好相處的分寸。

有些界限碰不得,有些相處的潛規則必須學會。

這樣友情才能長久走下去,才能相處輕鬆愉悅。

01

不亂開玩笑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戲劇演員,叫亞當·桑德勒。

他從小就愛和同學們開玩笑。

樂此不疲把身邊的朋友們被捉弄得面紅耳赤。

有一回,桑德勒班裡有一名學習優異的女同學上講臺發言,結束後,被桑德勒絆倒,狠狠地摔了一跤。

沒想到,桑德勒無所謂地說:“朋友,我只是同你開了個玩笑”。

這位被開玩笑的女生十分生氣:“玩笑讓別人開心的,但你的行為讓我很難受,這根本不叫玩笑!”

桑德勒一下愣住了。他沒有想到自以為是的“玩笑”只會給朋友帶來傷害。

這讓我想到上大學的時候,寢室四個人關係很和睦。

沒想到唱完生日祝福歌吹完蠟燭後,室友B突然把蛋糕扣在了A的臉上,還在一旁樂不可支。

那時候,我親眼看到A的表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斥責了B一句:“你有病吧”。

然後徑直走進衛生間,清理滿臉滿身的奶油。

剩下的三個人面面相覷,好不尷尬。

中國人凡事講究一個“度”字。

朋友之間的相處,適宜的分寸感很重要。失掉分寸的玩笑只給對方帶來尷尬和反感。

不管是肢體玩笑還是言語玩笑,把握好尺度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02

不自感優越

《二十不惑》裡,關曉彤飾演的梁爽在她的室友面前,有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和大寶撞衫時,甩出一句“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

此話一出,一旁的大寶恨不得找地縫鑽進去,羅燕姜小果也不知如何應突然安靜的空氣。

答應幫大寶測試護膚品,結果轉手送給羅豔和姜小果。

被大寶發現後,給出的理由是:“難道用我這張臉去測試護膚品嗎?傷者我的臉怎麼辦?得花很多錢修復回來的。”

“我穿的衣服比你好看,我的臉比你金貴”,都是梁爽對一個人的“自我優越感”。

她忽略了大寶的感受,也沒能考慮到羅豔和姜小果的情緒。

我也曾遇見過類似的朋友。

一起逛街,試穿同一款衣服,當著營業員的面說:“我覺得我穿這件衣服比你好看”

請她吃飯,嫌棄餐廳的氛圍比她去的餐廳low;

送我一份禮物,會不停地強調這份禮物的貴重;

向她傾訴時,希望被安慰時,卻只會說“你活該”;

儘管這位朋友她確實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但她無意間的言論和態度會讓我不舒服。

在她面前產生一種自行慚愧的感覺,久而久之,我們也就漸行漸遠,成了曾經熟悉過的泛泛之交。

我想,朋友之間不存在上下級的關係,也沒有誰高一級誰低一級的說法。彼此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十七八歲唸書的年紀因為成績產生的優越感;二十多歲的年紀因為工作薪資產生的優越感;三四十歲因為婚姻家庭產生的優越感其實都大可不必。

這種“自我的優越感”只會帶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傲慢,傲慢帶來偏見,偏見帶來傷害,傷害帶來親近關係的疏遠。

放下“自我優越感”,給親近的人足夠的平等和尊重,平和地相處,君子之交長長久久。

03

不惡意評價

常言道:“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

有一個童話故事。

一隻熊在森林裡受了傷,於是它找到這片森林的守護人求助。

守林人很善良,看著受傷的熊決定收留它。

小心翼翼地為熊擦拭血跡、包紮傷口。還特意準備了豐盛的晚餐,這一切都讓熊心懷感恩,決心日後要好好報答這位守林人。

下意識地脫口而出:“我從來沒聞過這麼難聞的味道,你簡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蟲!”

熊沒有說話,也沒能入夢。第二天一早向守林人辭謝。

很久以後,熊帶著森林裡的果子到守林人的木屋來報恩。

守林人問熊:“你之前的傷很重,現在傷口癒合了嗎?”

熊回答說:“皮肉上的傷痛我已經忘記,心靈上的傷口卻永遠難以痊癒!”

和朋友見面,她突然對我說:“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我一下子愣住,回覆她:“不好意思,我變成這樣讓你失望了。”

這之後我們的關係就像隔了一層厚重的霧,相處更是如履薄冰。

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軌跡,每個人都在努力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也許這一路上會有些不夠明媚的地方,一路同行者或可提點;如若不能,也用不著對惡語相傷。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一根繩子維繫,這根繩子名叫“緣分”;

每一次的惡意評價就像是剪刀在繩子上剪開一個口,繩子斷了,緣分也就散了。

04

不打壓對方

不知道你否聽說過螃蟹效應。

把一隻螃蟹裝在竹簍裡,放一定要記得蓋上蓋子,因為一隻螃蟹會奮力爬出來。

把兩隻螃蟹裝在竹簍裡,就無須提防螃蟹逃走。因為一隻螃蟹努力爬出去時,另一隻螃蟹就會用它的鉗抓住它,拖到最底層,然後再踩著它向上爬。

兩隻螃蟹迴圈往復,最終兩隻都不能逃出去。

其實,“螃蟹效應”在社會上很常見。

“我做得不好,我也不會希望你做得好”。

學校、職場中的惡性競爭都是出於這樣的自私的心態。

現在“同儕壓力”越來越大,同齡人之間的比較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的好勝心會讓自己總是想要超越對方。

大學裡為了爭取獎學金名額,寫匿名信抹黑;工作上為了爭取某個職務,暗地裡穿小鞋的故事也有很多。

但“螃蟹效應”在親密關係中是最忌諱的。

有一位年長的友人,曾經我們聊關於愛情話題的時候,她告訴我:“知己之愛,相互成就”。

這位忘年友人是位教授,她的愛人是省廳級的幹部。兩個人都是那個年代的普通知識分子,兩個人互相扶持,走到今天。

現在,工作回到家裡,他作畫她提詩,她種花草他養魚鳥。伉儷情深。

我想,她說的話適用於任何親密關係。

《嚮往的生活》帶火了彭昱暢。

在不紅不火的時候相識相知,在成名後互相幫扶。

沒有誰比誰的粉絲多而心生隔閡,還是一杯酒一首歌,朋友一生一起走。

好的愛情,知己之愛,互相成就;好的朋友,是知己之交,共同成長。

李健在《歌手》翻唱了一首歌:

“我可以划船不用槳,我可以揚帆沒有方向,但是朋友啊,當你離我遠去,我卻不能不悲傷。”

願我們學會用正確的方式經營親密的情誼,不去悲傷,不去遺憾。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欠債還債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