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

父母養育子女是責任,同樣子女贍養父母也是義務,兩者之間身份互換而已,其實就是一個人生輪迴。

通常,父母對子女真心實意,不求回報的付出,而輪到父母需要照顧時,子女的反哺往往縮水。在一端是小家庭和子女,一端是父母的天平上,他們本能地傾向了小家。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夫妻生怕將來會面臨這種境況,為了少給子女增加負擔,很早便開始為養老做打算,其中儲備存款是大多數家庭的選擇。即便將來這筆錢花不完,也還是留給子孫,存錢主要圖的是一個心安。

然而有些兒女,他們的孝順帶著明顯目的,意在父母手裡的錢財。一旦願望沒有達成,便原形畢露,拿不贍養嚇唬老人,或許父母迫於無奈,違心地早早交出老底,但是花錢買來的孝順,就真能靠得住嗎?

02

吳奶奶如今72歲了,和老伴將一兒一女拉扯成家,看到孩子們小日子過得都不錯,老夫妻倆有種功成身退的榮耀感。他們雖然沒啥文化,但是對養老有自己的見解,覺得麻煩子女不如自己攢錢養老有保障。

兒女經過商量,決定每月每家給母親500塊生活費。錢雖然不多,但是吳奶奶挺知足,兒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要是在她這個孤老婆子身上花費太多,恐怕兒媳和女婿有怨言。

誰知兩年前,吳奶奶生了一場重病,需要動手術。為了不給兒女添負擔,她只得以35萬的低價急賣公寓,自個兒出錢治病。病癒出院後,吳奶奶身體大不如前,身邊離不開人照顧,只得聽從孩子們的意見,賣掉老宅,去兒女家輪流生活。

03

吳奶奶手裡有60萬存款,她挺自覺,住到誰家,便給誰家交3000塊錢生活費,不白吃白住心裡好受一些。誰知兒女對此並不滿意,他們幾次三番要求母親將錢分了,萬一哪天她有個意外,沒人知道存摺密碼。

吳奶奶不想同意,可是孩子們的話說得再明白不過,只得依了他們。不過如何分配,兒女都各執一詞,兒子兒媳覺得:“自古家產傳男不傳女,姐姐在照顧母親方面,的確出過一些力,可那都是身為女兒應盡的義務,姐姐沒有資格與他們平分家產,最多隻能拿三成。”

女兒當然不樂意,以前她給母親的生活費不比弟弟少一分錢,現在母親在兩家一對一個月輪流住,憑什麼弟弟就要高她一等,這錢必須平均分才公平。

吳奶奶人老心不含糊,覺得女兒說得好在理,可是兒子兒媳不同意,這個錢就沒法分。於是分錢的事只能緩一緩,吳奶奶想等兒子女兒氣消了,再坐下來一起商量。

誰知這一緩,徹底將兒子兒媳得罪了,話裡話外透著母親偏心。特別是兒媳,整天指桑罵槐,吳奶奶傷心之餘,不禁開始思考,這錢恐怕真分不得。

04

轉眼到了月底,吳奶奶該輪班到女兒家了,可女兒一整天都不見蹤影。看著兒媳陰沉的臉色,吳奶奶撥通女兒電話,卻被告知:“你不是偏心兒子嗎,錢都給他讓他給你養老送終,我不參與分家產了,自然也就沒有贍養的義務。”

聽了這話,吳奶奶眼淚直流,原以為有兒有女是福氣,可如今卻相互踢起皮球,自己成為累贅。說來說去,都是錢給鬧得,要是沒有這60萬,姐弟之間也不至於反目成仇。

兒女的態度讓吳奶奶明白,這錢不管怎麼分,都不能使他們稱心如意,皆大歡喜。即便女兒退出,錢都給兒子,根據兒媳的品行,恐怕失去牽制,她更會肆無忌憚。

這般晚景淒涼,是吳奶奶無論如何不曾預料到的。經過激烈思想鬥爭,她決定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花錢住養老院,既然同樣是花錢養老,何不讓自己過得舒坦有尊嚴?

至於將來,吳奶奶不想考慮那麼遠,走一步算一步,倘若兒女還不能反省錯誤,她保不準會把花不完的錢捐了,一切就看事情發展吧!

05

年紀越大,很多事情越看得開,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老人在為養老留退路,因為在利益面前,人性不堪一擊,他們不敢拿親情冒險,即使那是他們含辛茹苦養育大的子女。

生活中,在父母健在時,就惦記他們養老金的大有人在。一些兄弟姐妹,為了誰為父母付出多,誰付出少斤斤計較,彼此互相攀比勾心鬥角,這著實是做父母的悲哀,倘若當初只生一個孩子,是不是就沒有這種煩惱了?

總之,父母養育子女是盡心盡力,可輪到子女反哺父母時,孝順卻大打折扣。我們對自己一擲千金,幾十塊錢一斤的進口車釐子成箱購買,上千塊錢一瓶的高檔化妝品抹在臉上,名牌服飾常穿在身,可有多少人捨得對父母出手闊綽?

孝順父母天經地義,不該附加任何交換條件,而大多數父母其實特別自覺,壓根不會給兒女帶來沉重負擔。所以,我們哪怕回報他們十分之一的養育之恩,也足以令父母欣慰。

-END-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理想的婚姻,離不開愛的語言,錢鍾書和楊絳這對文壇伉儷經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