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得知,合作是建立在瞭解雙方需求的基礎上,尋找一條同時滿足雙方需求的途徑,而能不能找到這一途徑,取決於雙方對於選擇的認識和努力。
對於選擇的認識,我們需要了解:我們什麼時候有的選,什麼時候沒得選,這裡面就包含了以下兩種心態。
匱乏心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陷入一種“我沒辦法”、“我沒得選”的匱乏心理狀態,這其實是對於選擇的認識不足。而與之相對的是富足心態。
富足心態
那什麼是富足心態?富足心態常見的表現是“考試不理想沒關係,人生比的是綜合實力”、“加班沒有了週末,不過這也是我的選擇”等。富足心態是意識到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性,合作不是按別人的要求去做,即使“不合作”那也是選擇的一種。
舉個例子
張三是一個奶爸,週末自己休息,而妻子週末反而更忙,所以陪伴女兒去郊外的培訓班上課就是自己負責的事情了。女兒比較小,自己坐公車不放心,可是郊外除了培訓班,也沒什麼地方適合自己到處逛逛,而且課程時長接近3個小時,張三隻能在培訓班附近等著。
如果這時候張三是匱乏心理,那他會覺得苦惱,認為太無聊了,可是又沒得選,只能悶悶地等著,臉色也變得不好看,還會將這一情緒傳染給女兒,讓女兒覺得是自己的錯,導致爸爸的不開心。
如果張三是富足心理,那他不會覺得苦惱,因為他認識到這是他自己的選擇——陪女兒上培訓班,除了等待,自己還可以好好享受這3個小時的時間,自己可以選擇邊看書、看喜劇邊等待。女兒下課啦,看到爸爸高高興興的,自己也會很開心,幸福油然而生。
總結
富足心態與匱乏心態,將影響到自己對於選擇的認識,意識到自己有的選,才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才能以更包容的心態去投入到工作上、生活上的合作關係中;意識到自己有的選,我們的選擇才會更多,才可以更好地達成合作,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