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事情得從我高中畢業時說起,90年代末,1997-1999這三年國企大改革,那時候改革開放大概二十年了。

那幾年破釜沉舟式的下崗潮,碰到了亞洲金融危機,我們作為高三學生迎來了教育產業化和高校擴招,大學年入學人數直接突破了100萬。

那幾年大家沒經歷過,實際上不是你的生命沒經歷,而是你沒有成年後的體驗,你還是個娃娃。我那時即將20歲,有些事情也看不懂,只知道往前衝。但是,今日2021年初來看,還是感慨這二十年的發展速度超出了想象。

後面這二十年,我就是在一次一次跟傳統思維衝突中前行的,其實大家都一樣,摸著石頭過河。那個時候的年輕人,也是迷茫的,我就是在一次次的衝突-矛盾-解決-歸納中,才試圖發展一種方法,能夠讓人大致更清楚地看到未來,包括自己接下來的道路。這個方法論到2015年前後才大致有了個雛形,名稱也有了,叫勢商

廢話不多說,高考後我感覺自己沒考好,準備復讀一年,但父母說他們年紀大了,慫恿我去上,好歹還是個二本。果然,入學後發現,自己的高考分數居然全班第二,比分數線高了40多分,更是比那些“走讀”的同學高出了五六十分。算了,上就上吧。

分配宿舍,8個人一間,四個上下鋪,都同班同學,大家相處蠻好。但總有思維不一樣的地方,老家靠近的舍友,走得更近一點。

第一學期,有一次,一個舍友過生日請客,這傢伙只請了跟他家靠近的2個老鄉,把我們其他5個人全落下了!他還請了隔壁宿舍和隔壁班的人。媽的,我氣不打一處來,哪有舍友請客不請我的?!......當時我想不通,其他幾個舍友也悶著不說話。

後來,我逐漸適應了,人家一開始跟你不熟,當然先找老同學和老鄉啊。再說市場經濟,自由選擇,生日請客就一定要請你?

我應該是從小受到了正統教育思維,覺得大家有緣分在一個班一個宿舍,就應該“相親相愛,大家都是一家人”......時代不一樣了,沒那麼多應該不應該。

後來,再有熟人不請我,我就釋然了。甚至我請客時可以照樣請他,也可以不請他,大家仍然相處,沒啥問題。

大學四年,除了請客之外,還有很多對我衝擊比較大的事情,儘管現在看來都不是個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一開始我都是想不通的。

究其原因,現在看來應該是我從小受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個君子或者君主思維,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將來是要帶著大家“打天下”的。

此外,正統教育思維也鼓勵了我預設“眾人一家親”的大團結思維,其實人家跟你沒有那麼熟,熟了也要彼此有個三尺遠,並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何況親兄弟姐妹也會有距離和親疏遠近。

後來我畢業了,第一年在崑山,還是住的集體宿舍。

現在我就理解了,你們特麼的就類似窮親戚進城,人家富家人家為何要接待你們呢?接待你們無非先要給你們一兩頓好吃好喝,得不到你們任何好處,將來還要繼續支援你們,甚至介紹工作、辦理居住證、落戶、租房等等事情來麻煩人家。人家當然從利益增加還是損失的角度著想。

你說同學之間的“感情”呢?不錯,當初在學校裡跟你一同學習,確實也有了些感情和同學之間的情誼,但這不影響現在不接待你,為何要延續這個感情呢?或者說,感情還在,就讓它隨著風雨和歲月慢慢變淡即可,人家不需要加強。

但是,這個“崑山的同學為何閉門不見”的問題,困擾了我的22到35歲,我特麼的到了中年了才理解了。可見我的傳統思維多麼嚴重,我也不知道我的那些吃了閉門羹的其他同學有沒有理解了。

第二年跳到了上海,此時我的思維應該稍微開化了點,但是還遠遠不夠。

什麼意思呢?

兩個方面,一是我的傳統思維繼續根深蒂固

比如,我帶了大概8000塊積蓄來上海報到,我的那些崑山同事、舍友、同學等,隨後也很多跳到上海來了,甚至進了同一家公司,他們一般身上只有幾十幾百塊,連超過一千的都不多。我當時只感覺到這些是“難兄難弟”,只要找到我,可以收留的我就收留。

也就是租金600塊兩室一廳,我在靠近公司的三林塘租下來後,差不多三個月不到的時間,我收留了大概十來個前同事、好友以及同學,大多崑山跳過來的。最厲害的時候,5個女生睡兩個房間,我們六七個男生睡在大廳裡的沙發和地上。

後來這些同事找到工作或者拿到第一個月工資後,也陸續搬走了,沒錢的我每人臨走前還借個兩三千給他或者她。

並不是我良心好,我覺得是應該的。

不久我裸辭,回學校所在城市創業去了,要開全國連鎖的快餐店,是想著24小時送餐,成為全國配送的快餐第一品牌。其實現在來看,都二十年了,沒有人能實現這個商業模式,倒是“各種飯店+美團/餓了嗎”實現了我當初的創業夢想。

創業就不談了,總之半年虧了10萬,花光了自己的5萬積蓄,並欠下了借款5萬,繼續回上海打工。

回來的路上,我就聯絡當初投奔我的那些同學同事好友,哪知道,前兩個就都吃了閉門羹,回絕我了。我再聯絡了三四個,終於其中一個同學願意收留我了,我就住他那裡,白天出去求職,晚上跟他睡一張床。

當時我是能“理解”那些回絕我的好友的,我給他們的標籤是“忘恩負義”。其實這個理解現在看來是錯誤的,這哪是啥感情方面的忘恩負義,人家可能確實不方便,或者站在個人利益角度來講,跟崑山同學一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說你只聯絡了幾個男性同事,那5個女孩你畢竟沒聯絡吧!一句話,人家比你市場化思維。

總之,那個時候我很多思維跟現實衝突,激烈衝撞。

我要說的進上海後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師父請客不請我。剛進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的臺企,公司也給我安排了師父。這次這個師父不錯,還是願意教我的。其實應該是教會了我可以減少他的工作量。不過我那是將師父就真的當作了師父,跟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他們叫你師傅,我說的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那個師父。

這就是一個反差,說明我現在40歲時已經相當開化,已經很適應當下較為發達的市場經濟了,過去,我是不開化的,我的思維老古板,極其保守甚至我覺得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也愚昧,沒看到時代的發展。時代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你要面對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產物

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前,大家都在體制內,都是計劃經濟,輕易也不敢談開放,因為據說那是資本主義的東西,也是洪水猛獸。但現在改革了四十多年,經濟也發展了,雖然沒有真的洪水猛獸,但我們也要看到這種新經濟形式對日常思維和理念的衝擊,那可是方方面面的。

尤其當下更是如此,大學生為何一年比一年傻?因為他她所接受的主體思維還是過去的,用的十幾甚至幾十年前的教材,並且完全是體制內的人用體制內思維教育出來的計劃經濟的人,當然是跟當下市場經濟的現實衝突更厲害的。

用到職場上來,你會發現各種PUA和套路,以及各種繼續用計劃經濟的思維讓你良心好、不計較回報、沉下心去學習、專業對口、不需要學習英語等等,不斷給你洗腦,後來你發現這特麼的叫“套路”。

再比如在工作中,別的同事都用“良心”“感情”“信任”等去讓你不要爭利,但輪到他她自己時,他們比猴子還要精,什麼資源、客戶、加薪、晉級機會等,都恨不得被他們自己全部居為己有。

你看如下這位群友,尤其看下我跟他說的話。

可以這麼說,四十幾年下來,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你人生的方方面面,不僅僅在啥同學相處、朋友互助、同事相待方面,而是深入你生命的骨髓之中,這就是當初所說的洪水猛獸之一,只講利益,不講感情

換一句熟悉的話來說,叫做,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再看另一句,“敵人的敵人,就是你的朋友”

我們有群友面試時發現領導也在那家面試,倆人還碰到了,更有群友投了簡歷被領導發現了,也有今天跟領導吵架問明天見到了怎麼辦的......我直接回復:“不怎麼辦,當作昨天沒發生即可。”原理就是,你們因為利益(上班來賺錢)而相遇,繼續維持這個利益關係(上下級)下去,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尷尬是什麼?尷尬沒有成本,尷尬不值錢。

再從跟職場人士息息相關的婚戀方面來講,大多數人最後還是要結婚的。我們現在知道了,經濟發展之後,市場經濟起來了,但這個發展趨勢是側重個人利益。經濟利益和財產等都更加跟個人繫結,但婚姻卻將兩個人的財產等合二為一,往小了說是財富二人共享,往大了說實際上是家族跟家族之間的“合夥”,甚至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扶貧”或者“拖後腿”

因此,在婚戀方面,當下遠遠沒有當初那麼純潔,結婚前的算計就太多了。無論是否看過我這篇《展望2021年》的人,也都知道,在2011年推出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三,2021年初來了首部《民法典》。其中對於婚姻尤其婚前財產、婚後財產以及離婚財產分割等,有了明確的定義。

其實這十年有個想象,叫做“找個人一起還房貸”,這句話在我年輕時還無法接受,但最近十年已經是普遍甚至約定俗成的習語,甚至習慣。

今天接下來的例子過於寫實,市場經濟思維不夠堅韌的人,尤其剛畢業的學生,可以打住別看了。

聯絡到同學的生日不請我,師父的婚宴不請我,如下這個現象,叫做“婚前買房不知會我”。

我想,這次不是我思維不開化,而是這位做得太過分了,跟女朋友談戀愛期間,連續買房。

所以,我勸大家在單身時可以加緊買房,你特麼的跟別人談了戀愛,甚至都談婚論嫁了,你瞞著對方買房,即使告訴對方了,你這婚能結得順利不,對方會舒服不?即使成婚了,未來出軌和離婚的機率也陡增。

之所以說利益超過感情,你看一個作家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叫做《The Art of the Deal》/《生意的藝術》。

1987年,他的The Art of the Deal,累計銷量超過了100萬冊,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高達48周,並且連續13周位列該排行榜第一名。正是這本書,讓他家喻戶曉。

是的,這位就是剛剛下臺的美國前總統,這本書出版後大概三年,進入了中國,有了中文版本。

這位成功的商人能做資本主義強權的總統,可不僅僅是有一個極右翼的思維就能上去的,他《做生意的藝術》可以這麼說,已經將資本主義的思維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實這個思想是深入美國社會骨髓的,就是什麼事都只不過是一個生意

生意就是利益交換,也是市場經濟的精髓。

小時候不懂老外為啥不大結婚,或者不願意結婚,但愛情卻這麼容易來。現在懂了。

他們將不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的一切事物,都往後拖,直到符合利益交換的條件,再結婚。晚婚、不婚,是人家深思熟慮後的結果,我們小時候卻將之當作別人“很隨便”的印象,頂多叫做“老外不喜歡結婚,老外喜歡自由。”扯淡,人家那才叫生活,才叫婚姻。

你特麼的都沒明白什麼叫婚姻、要不要生娃,你就被趕鴨子上架、莫名所以跟另一個認識不久的異性就這麼結婚且睡到了一張床上,根本沒有考慮未來,就生了孩子,然後你就憧憬有了孩子後看著調皮可愛的孩子,以為這就是人生幸福的真諦,因為那些結過婚的師兄學姐長輩都這麼說的......你這才不是正宗的人的婚姻,你只是個生命延續的工具而已。

所以,為了成為現代人,婚前現在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且,更多人將婚姻去當作一個生意來對待

你說,一樁買賣,你的主要訴求是什麼?其實重要的就三點,我告訴大家:一成本低,二收益高,三止損容易

這三個特點,在中國的婚戀中,從2011年司法解釋三開始生效以來,愈演愈烈。

大家看下我的關門弟子的悟性,如何規避這些不好的方面呢?

但是,大多數人可是沒那麼幸運看了我大量文章還得到我一對一指導的。

他們只能去摸索,先找個資產多的“高富帥”或者“白富美”,你看看如下。

男朋友家在一線城市有三套房,這資產至少接近2000萬。你想拿到或者獲得其中一部分?你覺得容易不?

難。

男方的父母包括男孩本身,可是最大利益化自己的價值。男孩家的第一訴求,當然是不花錢將你娶進門,不花錢包括不將你的名字放到房產證上、不辦婚禮、不請客,還包括讓你花錢來付首付、還房貸、裝修,用你的繼續來辦事,等等。

他們的市場化思維以及生意意圖這麼明顯,但怕你看出來,所以用計劃經濟的說法“我家兒子很上進”“他很要強”“自強,一切靠自己”來說服你,搞了半天,你跟他結婚,因為他的“自強”,所以你就將積蓄全部拿出來給他用,不辦婚禮你直接嫁過去。啥?彩禮?

“沒有,你看重愛情,我們兒子給了你愛情,他又很自強,且你倆從無到有一起奮鬥,這才是你們倆的能力!只要你倆相愛,根本不需要彩禮......連這個都不同意,你肯定不愛我家兒子,那這個婚也因為你和你家的問題不能結了,責任在你方。"

大家看到沒有,這就是生意中談判的藝術,男方父母已經貯備好了這些臺詞,女孩當然不知道。但女孩隱隱中也會覺得有點上套了,所以來到我這裡一問。

男方在這個事情裡的方法,確保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讓生意能進行下去,且讓對方付錢付出、自己的成本無限降低,獲得最大利益後,萬一不行時只要在法律層面沒有損失成本就行,這下三個訴求都滿足了,就看對方如何入套。

以上,大家看到了相對富裕或者家裡一線城市房子多的家庭,是如何做這個“生意”的。

但你要知道,大多數男孩家是普通的窮人家庭,這怎麼辦?

其實都有各自的方法,換湯不換藥,矮矬窮在面對這個生意時,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如上這個例子,看完後我也無語。

窮人家的孩子,實際上更可能跟他的父尤其母親一起,多方相親、假裝談戀愛,然後用“感情”和未來幸福的婚姻作為誘餌,來向多個甚至幾十個未婚女孩丟擲橄欖枝,假裝談婚論嫁,挨個借錢,從20萬開始借,不行10萬,再不行5萬、3萬、5千......啥,還不行?那你問你的家人和親友以及同學借......這都借不到,你還將不將愛情當一回事?這點事都沒有誠意......

大家看到沒有?窮人家是另外一種PUA形式,主要也是打著感情牌用海談戀愛的方式,來獲取買房和結婚的錢,而且是問你“借”的,不是騙。這叫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這就是明顯的生意,無論將來你是否嫁過來,還不還錢給你,如何還,還是跟你結束等等,他們的收益都是正的。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海著談,還能碰到傻子,人數多了,總有傻子送上門......不得了,連大資料思維都用上了,至於那些“買房後就沒有錢結婚了”“拿不出彩禮了”等等藉口,跟上面富人家的方法類似,目的是一樣的。

我也不能說啥,總之,在這個博弈的過程中,

如果有一方將之當成談生意,那這婚姻就已經不純粹;如果雙方都將之當作生意,那婚後一拍兩散的離婚機率會陡增;如果一方不僅僅當作生意,而且會使用PUA的方法,且另一方是個未經世事甚至父母不指導的傻白甜,那將會被騙得很徹底,一輩子忍氣吞聲做當代童養媳都很有可能,這種類似騙婚了;第四種情況,在這個對方跟你談生意、PUA你的過程中,你有了高人指點或者幡然醒悟,那就是如下這樣的情況,你成了一位悟性突然爆發的“隱身小助手”,對方陰謀落了空,但你也已經付出了不菲的成本,好在及時止損了。

以上不多說了,今天講了這麼多,尤其後面講到了有人將婚姻當作一樁買賣,其實不是講的一個現象,而是講你要明白其中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特徵,中西合璧的道理,我們在該激進時就要激進,該保守時就要保守,該談生意時就談生意,該講感情時就講感情。

最怕就是:跟你談錢時打感情牌,跟你談情時盯著你的錢

本篇實際上是個戰略方法,你在面對任何人時,先判斷下對方是採取的市場經濟方法,還是計劃經濟辦法,還是兩者混合的組合拳,這樣你才能給與對等的應對,否則你將滿盤皆輸,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按照什麼規矩出牌的。

本文標題所講的將會愈演愈烈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個生意思維,一切都是生意,將縈繞你的周圍,每一寸空間,你別渾然不知。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分手複合,挽回前任要依據人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