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一些成功人士的採訪裡,他們經常會提起過去人生中的一些關鍵決策。

這些關鍵決策從他們嘴裡說出來,往往都是帶著光的,因為正是這些決策,帶來了他們的成功。

這會讓我們產生一個錯覺,這些決策一定是無比正確的決策。

然後一些聽完勵志故事的觀眾們回去後,拋下了心中的猶豫不決,果斷地走出了那一步。

然後,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

成功的人非常感謝當時的大牛採訪,也會偶偶和人說起,全靠當時前輩大牛的啟發,才走到了這一步。

失敗的人也不會怨恨大牛,他們往往會感嘆時運不濟,就算偶偶有人真正琢磨出點東西來,也沒什麼機會說出來。

因為話語權和關注度,都在成功者手裡。

但是關於決策,上面故事裡的邏輯,都不一定是對的。

梁寧老師說過,做決策需要兩件事,一是資訊環境,二是決策模型

這兩件事和結果的好壞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像現在讓你選A和B兩個決策,A成功率80%,B成功率30%,你選什麼?

當然是A,資訊環境告訴你一個是80%,一個是30%,決策模型告訴你決策就應該選成功率高的。

但是你選了A後,失敗了,遭遇了20%的失敗率。另一個人選了B反而成功了,你就能說你的決策不如另一個人麼?

當然不是,運氣和決策好壞是兩碼事,如果遇到下一次,你還是會選A選項。

再回到成功人士的回憶裡,他當時的決策就一定是最好的麼?

資訊環境我們並不清楚,如果資訊太少,那麼他當時完全靠賭,賭這個決策,我們只能佩服勇氣,感嘆運氣。

但是決策模型呢?他們最後的成功,很大的可能是決策模型對了,也許是賭對了,也許是蒙對了,但是也有可能他的篤信——篤信自己對行業未來的判斷對了。

一些在一個領域專研很多年的投資人,就會對一個領域的商業發展方向,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模型,這套思考模型在加上他掌握的資訊環境,就成就了他們的一個個投資決策

所以對於成功人士來說,與其聽決策本身有多麼的神奇,還不如去聽聽他們對於當時面臨挑戰時的思考,還有決策時的依據。

至於那些聽了成功故事回去做了決策的聽眾們,還是一樣的邏輯,決定了你結果的依然是決策模型和運氣。

同樣的道理,生活中那些尋求的建議的人們,其實也沒想清楚這個問題。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你的資訊環境是自己私有的,只有你自己知道,這就意味著別人在資訊環境缺失的情況下,很難給你一個確定的結論。

而大多數人,恰恰就在求一個確定的結論——我該怎麼辦?!

我怎麼知道你該怎麼辦?我根本就不瞭解你遇到的挑戰是什麼,就算你跟我說了你瞭解的一切,我也很難去了解你的價值判斷,去了解你的微觀情緒,還有你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

所以最多最多,我只能說說,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我會作何選擇,我為什麼會這麼選擇?

如果你覺得意義不大,那麼我會給你幾套思考模型,在A情況下,你可以這麼做,因為巴拉巴拉,在B情況下,你可以那樣做,因為拉吧拉吧,在C情況下,你又可以怎麼做。

也許這些決策模型不全面,但是可以幫到你開啟一些新的視角,給你補充一些決策模型,然後再配合你自己掌握的資訊環境,你就會清楚,我適合第幾種情況,我應該做何選擇了!

所以,不管是我們聽取別人的意見,還是我們給予他人意見,我們都得明白,一個決策背後,資訊環境永遠是私有的。

而資訊環境背後更深層的價值選擇,更是私有中的私有,甚至於有些人自己也不清楚。

所以,能夠交流共享的,只有決策模型,思考的視角。

這也再次強調了一下,少給人建議,多給人講講故事,哈哈哈哈哈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對不起 曾經不甘平凡又被迫平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