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本人才能有限,還請多位大神們多多指教。

一.美感的定義以及美感從何而來

似乎對於“美感”的概念的定義十分簡單,僅僅從字面的意思來看,“美感”就是對“美”

的感受。當然,這一概念是一個短語,缺少了主語。這個主語的領屬是否有人類先暫時不糾結。首先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美”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它以何種形式存在?單獨就“美”這個字無需探討,這只是中國人給某種抽象特質概念賦予的一個抽象的文字形式載體。英國人管它叫“beauty”,義大利人管它叫“simpatico”。不管是哪種語言也好,它們最終反映和詮釋的都是這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只需搞清楚這個抽象概念的存在形式以及表現形式。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另一個具體課題:人為什麼會感到“美”。

首先要明白“美”的來源。“美”不是人類發明的,卻能被人類創造。最初“美”來源於“概念本源”的的誕生。“概念”這個名字是人類起的,但這個東西自從“存在”誕生後,就一直以待挖掘的形式存在著。通俗來講,概念本源即為“存在潛在可能性”,是一種性質,而不是一種定義。“美”就具有這種性質,它的存在載體一直存在著,而性質是潛在的。由於思維的個體差異性,一個載體可以承載無數的潛在性質,“美”也在其中。一旦被感知到,這個概念性質也就由“潛在存在”轉變為“客觀存在”了。至於動物能否感知到“美”,就目前來講我們是不得而知了。因為就當前的技術,我們無法知道動物是否有自主意識以及審美思維。如果動物具備感知“美”的能力,那麼對“美”的感知就早於人類而存在了。客觀事物本身不具備任何概念性附屬特徵,一切“特徵形容詞彙”都是由感知它的生物賦予的。當然和上面所講不同,這種因為思維獨立性所導致的差異不僅是停留在詞彙表達形式的層面上,而是涉及到概念性特徵的差異層面上。這種差異所指的應該是跨物種程度了(這就不排除外星生命的存在了,因為地球上的動物不存在審美能力的可能性是無法排除的),涉及本質就不能僅從人類視角去看待了。所以不從人類角度而從概念本質角度來講,美不具備絕對性,而只具備相對性 。可以說,上述即為“美”存在的緣由了。

人的大腦皮層本身就具備處理審美方面的區域。所以可以說人是註定會發現美,創造新的美的。當然創造出新的美一定是建立在人類個體最基本的審美邏輯基礎之上的。一個人的審美邏輯是由個人在出生後所經歷的外部環境評定的“美”的標準基礎之上建立的種種“美”的具體載體後,經過大腦整合,在諸多“美”的具體印象中抽象昇華出的認知邏輯。是類似世界觀性質的抽象意識。也可以管它叫“審美觀”。由於地域差異性,不同的環境決定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世界觀,也就決定了其基本的審美邏輯是有差別的。這也是導致民族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不同地域所誕生的藝術是可以為不同地域的人所接受的。地域比較相近的幾個民族由於環境差異比較小以及長期的交流互通,所誕生的審美邏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也是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地域文化圈的根本原因。就像如今的東亞文化圈,南亞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歐美文化圈,大洋文化圈等等等等比較宏觀的圈子。但是在兩個地域相距甚遠,所屬人種不同的文化圈往往會經歷激烈的碰撞才會慢慢走向互溶。典型的就是東亞文化圈和歐美文化圈。可以說二者的審美邏輯的差異是在文化根本性角度的。產生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最終互溶,互相接納的原因又是什麼?綜上述可以明白,個體的審美邏輯是由所處環境所決定的,在交通工具尚未發達到可以隨意來往於兩個距離甚遠的文化圈之前,文化圈之間是有相對封閉性的。所誕生的文化也是較純粹的。這時人們的審美邏輯是本土化的,在未接觸外來文化前,他們的審美邏輯之中是不會出現來自其他文化圈內的大量元素的。也必然無法從外來藝術中體會到美感。但是當交通,科技發達到可以無障礙進行圈際來往時,不同圈子的生活環境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種族會開始融合,人流會開始混雜。不同的觀念,文明,藝術也會大量交換。從衣食住行,思想觀念各個方面都會出現“雜交”的狀況。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情況下,人們的審美邏輯就會開始更新換代,新增新的元素。當然這在壯年和年老之人的群體之中並不好實現。因為他們的審美邏輯已經基本定型了。在青年,兒童這些可塑性強的人群中則會發生巨大的化學反應。但基於他們仍不是社會主體,此時進入異圈的外來審美觀必將與本土審美觀發生激烈的碰撞,並遭到強烈的排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審美觀的受眾群體成為社會主體的時候,外來審美觀也就融入了本土審美觀之中,也就是所謂的文化融合的縮影。世界各個相對孤立的文化圈也逐漸融合,人類整體的審美觀也得到了完善。其審美邏輯的基本核心也會逐漸更新換代。但需注意的是,上述情況只是人類美學發展的理想狀態,是美學家們所希望的“美學烏托邦”真實的情況遠比理論複雜,殘酷的多。在歷史的很多情況下,文化之間的碰撞是以消滅其中一個文化為結局的。戰爭以及和平演變都有可能將本土的文化藝術吞噬,消失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以致後人只能瞻仰它的遺蹟而嘆息,更可悲的是甚至許多文明的存在過證據都已被抹殺,在史冊上不留一絲痕跡。文化,藝術是脆弱的,它高於現實,卻又不得不被現實所拘束。在人類社會構成的幾大要素中,文化是唯獨沒有使其獨立存在的根基的。這便是唯物世界的可悲之處。其次在不同文化圈藝術的交融,碰撞甚至博弈中,不同文化的競爭實力也是不一樣的。緣由往往牽扯到本文明的強盛與否,藝術的核心內涵等諸多因素。我們說文化平等,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藝術皆是人類精神的瑰寶,這只是追求,只是情懷和精神。現實不等於人類理想。文化理應平等,藝術理應平等,卻不平等。這個世界一直奉行的客觀規律便是:強者有領導力,有更大的影響力。確實如此,佔據霸權的文化影響力可以說是切斷了通往平等這條途徑。由於西方的殖民形式以及強大的科技,在近代時期西方統治了整個世界。乃至今天,整個世界的執行規則一直是依賴西方世界制定的規則。他們創造了現代工業,現代法律,創造了現代化學,醫學,到如今的網路資訊……這一切都是當今世界依賴的社會基本運轉因素。包括審美的基本邏輯亦是如此。就拿音樂來說,當今世界的基本樂理體系就是西方樂理。簡譜,五線譜,切分音符,十二平均律等等等等。已經構成了世界普遍的音樂基本體系。甚至連中國音樂的記譜法都採用西方的簡譜樣式。大家腦皮層對音符的基本認知是鋼琴上do,re mi,fa,so,la,xi這七個白鍵音符以及五個黑鍵音符。最基本的審美邏輯也是西方的審美邏輯。西方的音樂體系也貫穿了整個世界。甚至可以說,從根本上西方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當今世界的音樂秩序。這與愛國情懷無關,而是嚴謹理智的理論性問題。未來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審美邏輯是難以被替代的。僅從理論方面講,在體系完備方面,西方的音樂體系是最完善的。分支也是最豐富的。西方音樂之所以在審美方面也最容易被眾人接受就是因為我們在這個大背景下從小接受的是西方的基本審美邏輯。在一種審美邏輯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其他文化的審美邏輯想壯大自己在世界範圍上的受眾度就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了。

從同一物種論證,人們的審美邏輯最終是有一個最最基本的評判標準的,對美的認知是有一個最基本共識的。如果只片面的強調個體差異性或者變態傾向審美,就失去了基本倫理。評判藝術理論需要擺脫倫理層面的束縛,但絕對不能不具備倫理,否則藝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當然,也要充分尊重藝術性層面的個體審美差異性。20世紀,以勳伯格,肖斯塔科維奇,斯拉文斯基為代表的現代主義音樂異軍突起。古典音樂進入無調性時代,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不再像傳統音樂以某個音為中心,不協和和絃需解決到協和和絃,每個調式都有其特定的結構,如主音,屬音,下屬音等,音階中的每個音各司其職,不得越位。現代主義作曲家們寫下的表現主義典型的無調性作品如勳伯格的單人劇《期待》和聲樂套曲《月迷彼埃羅》,《五首管絃樂》小品以及肖斯塔科維奇的系列交響曲(《第二爵士交響曲》除外),拉斯文斯基的《春之祭》等。與傳統的審美追求相反,這些作品追求的是一種畸形的病態心理美,屬於典型的病態心理美學。曲子刻意打亂音符排列的各種規律,進行誇張,詭異,離奇,彆扭,荒誕的組合,編排,刻意展現醜陋,扭曲和陰鬱。講情緒抽象化,極端化地表現出來,將創作建立在人生苦悶的基調之上,反映了極端的情緒。在無調性音樂中,傳統的調式結構被徹底的破壞了,無所謂主音,屬音,它們成了無君無臣的一群,可以自由自在地進行到任何一個方向,無所顧忌地讓音樂在任何一個音上開始和結束。這種無調性音樂常常使聽慣了常規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的人無所適從,因為人們幾乎無法哼唱,記憶這種旋律。曾有人懷著反感和好奇問那些手法奇特詭異的作曲家,為什麼寫如此難聽的無調性音樂,他們的回答是:“我覺得這很好聽。”這也充分說名了藝術審美的個體差異性是不可忽視的。

今天就先說這麼多吧,之後會繼續寫一些我個人的鄙見。感謝各位!!!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小姨子住到我家裡不走,兩個月後我感覺要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