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兩個月後,我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去年雙十一入手的兩本書開啟讀書之路,到現在為止,兩個多月的時間,紙質的書看了8本,聽書34本。大多數是心理學和家庭教育學方面的書籍。雖然真正有效吸收的不到一半,但是仍然能感覺到自己發生了很大變化。比較顯著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形象和人格辨識度越來越高
以前跟人交流,一般都是有事說事,沒事從來不主動閒聊的。雖然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但是互動模式比較被動。從來不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喜歡隱藏情緒。所以自覺是一個很乾癟無趣的人。讀書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日益豐盈、形象豐滿、人格辨識度越來越高。學會了主動參與大家看似與工作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無關的聊天;學會了觀察,學會了很自然地表達感受和需求;敢於把自己更加真實全面、生動鮮活地呈現出來。
2、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到“主動關心”
3、從“心裡認可”到“由衷讚美”
以前,對於自己認可的人和事,會從心裡暗暗佩服並默默支援,對於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腦子裡閃現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然後從心眼裡劃清界限。現在對人和事的接納程度明顯提高了。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很多時候性格都是雙刃劍,它呈現出來優點的同時,在另外一方面,也許正好是缺點。沒有盡善盡美的人格。能做到“善解”人意(理解別人是善意的)。對於別人呈現出來的優秀一面,能夠發自內心的表示讚美,讓對方感受到我的欣賞認同;與一些不健全人格打交道時,也能用有效溝通的方式去很好解決問題。其實從“心裡認可”到“由衷讚美”的轉變過程,也是從“控制情緒”到“管理情緒”的一個學習過程。
4、不再活得那麼一本正經
聊天是枯燥生活的調味劑。這在以前我是沒有意識到的。工作時間就是工作,對別人在工作時間的一些聊天八卦行為十分看不慣,更不會討論工作以外的事。生活中也如此,從來都活在理性中,生活在安排好的計劃當中。現在意識到,交流是關係的潤滑劑,沒有交流,就沒有了解,沒有了解,就不會包容和接納。聊天的意義不在於八卦,而在於這種行為能把兩顆心的距離縮短。我在調整崗位之前,跟單位幾個同事因為不在一個條線,工作上接觸比較少,所以不是很瞭解,根據他們跟別人相處的模式,我對他們印象不是很好。覺得疏遠、冷漠。但是在同一條線工作之後,隨著接觸越來越多,發現他們還是很友好熱情的。對於他們身上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也更能夠理解和接受。以前聽到女同事聚在一起討論口紅、化妝品、服飾等話題特別反感,現在工作之餘,我也會主動聊幾句工作以外的話題。舉個例子,前幾天在走廊上碰到一個女同事,看見她穿了一雙長筒靴,我很自然地跟她說,今天早上我也把我的長筒靴拿出來了,準備穿,卻因為牛仔褲褲腳有點臃腫,穿起來鼓鼓囊囊,一時又沒有找到打底褲所以沒穿成。她立刻給我出招,可以把褲腳塞襪筒裡面呀。哇,我怎麼沒有想起來呢?你太聰明瞭。一來二去,她既感受到了我對她穿長筒靴這件事情的關注,我也無意中從她那裡獲得了怎樣穿牛仔褲穿長筒靴的好辦法。所以,不用活得一板一眼,太認真就會失去很多生活的樂趣。
5、扁平化思維變立體思維
我本能地用呼吸和一日三餐維持著身體機能,卻忘記了學習,忘了為我的精神世界提供養料。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擾不斷消耗著我的能量,就在我快要精神之花快要凋零的時候,意識到了思想同樣需要補充動力。如果我們只是躺在過去的認知上睡大覺,就會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困。而讀書帶來的新知打破了我的定勢思維,幫助我從更多的維度和視角去看待事情本身,看到事情的多面性。以前只會鑽牛角尖,現在思維發散開來,解決所有的事都不覺得困難。
6、固定型思維變成長型思維
讀書讓我發生最徹底的改變,是深刻意識到:旅行讓人看到更遼闊的疆域,而讀書能拓展內心的版圖,開啟心靈之窗。不斷學習和成長,才能不斷滋養靈魂,為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加持能量。持續學習,終身成長,將成為我努力的方向。
其實,讀書給我帶來的改變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溝通方式的改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內心由焦慮變平和,精神狀態變得積極向上……
如果想要更多改變,一起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