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的生活被很多規矩所纏繞著,很多人順其自然,很多人覺得沒有辦法,我母親以前工作很拼命,她就覺得沒有辦法,家裡沒錢,要養家,要蓋房子,我要上學,這些就催生了她必須要拼命工作,因而她遵守了這些,所以她覺得沒有辦法,就只得拼命規規矩矩地工作;但是,也有些人不規規矩矩地工作,以前說的那些投機倒把,他們不規規矩矩,卻能腰纏萬貫。這就形成了對比,因此我的初步結論是打破規矩。

規矩是一種軟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就帶有強制性;規矩表現上可以不執行,但實際上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有時又不得不執行。比如,早上看見人要叫人,不叫人也可以,但人家要說你沒規矩,再狠點就說父母沒有教好,久而久之就有被鄰居孤立和成為輿論焦點的趨勢。應該說良好的規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運轉,與人文環境良性互動。

馬克思揭示了私有制的來源,解釋了私有制與資產階級統治之間的關係,基於此,他又解釋了很多社會問題。規矩也是,在一個固定的場域內,規矩不是無故產生的,抑或是制度,他們總是體現了其背後各種複雜的利益關係。在一個單位內,規矩一般是由領導說了算;領導有時是風向標,他的一句話就能颳起一陣風。此外,制度由領導定,但是規矩很難定,它是由絕大多數人的偏好和習慣定奪的。

我就拿自己舉例子,我剛進單位上班時,有一些活動我沒有參加,很多同事就覺得我沒有規矩,作為新人應該積極參加,可是“應該”“我們認為”都是一些感情詞彙,所有感性的認識就有可能是錯誤的認識。當然我是尊重同事的,一些行為我也做了修改,儘量讓自己去符合一個大差不錯的“單位人。”可是朋友們請看,大差不錯、標準的“單位人”又是人為的認識,“單位人”本沒有標準。

前面我們所“背後的利益”,根據我們的理解應該是絕大數員工背後的利益,但是在一個單位內,員工很多,他們的利益也能複雜,每個人想要的都不一樣,因此我們的規矩應該是他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可是在實際中,體現了絕大多數人員的利益又如何體現管理者的權威呢?換句話說管理者的權威從哪裡來?這就決定了他們形成一種規矩,制定一項制度的初心,究竟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好,還是出於自己權威和便於自己管理的考慮。

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我不怕亮出自己的觀點,觀點不同可以討論。我認為要消除那些人為的規矩,一種規矩始終夾雜著人們的認識,到底是夾雜著絕大多數人公認的行為習慣,如:早上要叫人;還是完全由管理者的意志所束縛。我想這本不是問題,也無需作答。人類社會從始至終都有規矩,無論是原始社會(男人打獵,女人織衣,這就是簡單的分工規矩);還是以後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都有規矩(按需分配就是一種高階規矩)。我要說明的是,這些規矩中不夾雜著私人利益。

我相信絕大多數管理者在規矩與制度上能夠端正初心,否則社會矛盾就會增加,就不能正常運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依然有不和諧的現象。如何解決認識不足而導致的矛盾,這就需要管理者去認識員工,情感上親近員工,去揭示不同工種的工作規規律,否則得不償失。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想不出什麼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