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家,一棟房,一扇門,居住著一群人。
家,在我的眼裡,不僅僅只是房子、家人,而是有愛的地方。因為有愛的地方,才有歡聲,才有笑語,才有溫暖,那才叫"家"。
我有個毛病:每回離開家門上鎖,總要三反五次看看門鎖死了沒,著實鎖死後才安心離開。可能有這種心結的人也不少吧!我把它歸結為戀家。我就是戀家的人,從上學到工作,再到婚後,都圍著家轉。
小時候,一家八口,擠在類似"火車皮"的土坯房內,屋前有小土房和院子,院子裡有我養的雞丶兔丶羊,還有2頭大肥豬,這就是我的課外活動,還有一條四處遊蕩的小黃狗。哥姐在外上學,我不得不幹家務,我的童年是忙、忙還是忙的節奏中度過,有歡樂更有煩惱。爸媽在地上忙碌,我把熱水、熱飯搞好,等著他們回家,學習父母也不管。但媽媽對我很嚴,使我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為此我離家出走2次,一次被恰好姐姐們在家,是她們把穿著單鞋的我拽回來,那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腳凍的腫了老高,一個星期才緩過來。一次我跑到發小家,提心吊膽的過了一夜。打那以後,我媽再沒打過我,我也從不讓她在學習和生活上操過心,但我們之間幾乎沒有溝通,不是我不願意,而是她讓我閉嘴,在我內心多麼渴望一個能與我有說有笑的媽媽,給我講她的過去,說說我們的未來,可惜那種日子幾乎太少了,而那時的我呀,總盼望著、盼望著早點長大,離開這個家,這個讓我心痛的家。
長大後,我離開那個家上學,在外飄泊,畢業後,雖然工作不好找,寧願飄在外,錢只能省,也不願回家,只有到了山窮水盡時才想起來家的溫暖、母親做的飯香,我又不想以嫁人改變命運,那時又碰到在我出租屋附近有一個女孩暴屍街頭的事情,我決定回家,決定回團工作,其實回團工作也不是易事。再後來結婚生子,整天面對著柴米油鹽的生活,對生活有一層更深刻的理解,或許母親的苦、母親的怨,可能是用抽打我的方式訴說著生活的艱辛。有一天,母親對我說:想來想去,你在我們家裡是花錢最少的。聽後,淚水在我眼眶打轉,努力的沒在她面前流下,默默地走開。
現在的我,竟然一點不恨不怨她,竟懷念起那些爭爭吵吵的日子、星星點點的往事。
那房、那景,永遠留在心中,可我內心仍然多麼渴望母親的一個擁抱啊!
如今的我已為人妻、人母,我們同在一地,時常看望父母,他們現在身體還好,這就是我的福氣,每次我都是盡我所能做做飯,說說話,看看電腦。如今有這種現像,兒女回到父母跟前,卻整天抱手機,讓久居家中的父母卻得不到兒女的關愛,手機卻成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牆,陪伴父母的日子必竟是有限,別讓以後的自己後悔。
我是愛流淚的人,一遍遍地改一次次地流淚,本來以為我的淚水已經流盡,可是我的淚又默默流出,打溼我的衣服。我依舊清楚的記得她對我們說:只要你們考上學,我就供你們,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們讀書。 這就是我媽,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