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愛情與其他感情有兩大區別:

第一大區別是易變性。

上一秒還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即便天涯兩端,依舊痴情深陷。

下一秒呢,可能就會在晴空中劈下一道閃電,各自背道而行,相忘於江湖。即便近在咫尺,也永不再見。

愛情走了一遭,不過是畫了一個圓,又回到了原點。

第二大區別是隨機性。

不知何時何地,才會遇到傾心傾意之人,尋尋覓覓也不見得那個對的人會在對的時間裡出現。

命運垂憐,總算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中相會,彼此心照不宣,回眸間便激起電光火石。

或許最初的邂逅太美,以至於忘卻了過程的重要性,結果白白浪費了因緣。

友情可以淡如水,卻不易恩斷義絕;親情則濃於血液,是一生割捨不掉的牽掛;輪到愛情,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或者說,我們需要做哪些努力,才能削弱愛情的易變性,增加愛情的隨機性,保持住愛情的持久力呢?

PART1 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愛情中,你要找一個和自己相似的人,還是完全不同的人呢?

據調查顯示,前者更容易走到一起,在《女兒們的戀愛3》中就盡顯其意。

性格和自己很像,有共同語言,能聊得來,可以玩得到一塊兒去,接下來,想進一步和卡斯柏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

反之“互補”就沒有可能了嗎?當然不是。

個性張揚和內斂沉穩的搭配有很多,如蔡少芬和張晉,應採兒和陳小春,他們之間的差異有目共睹,但恩愛指數不降反升。

兩個靈魂相互契合,就無所謂不同,兩個人對生活目標的內在一致性,就無所謂衝突,只要核心價值觀同頻,外在表現不過是個人特色。

知名心理治療師薩提亞女士有言,人們會因為相似而吸引,因為相異而成長。

一方面,能在另一人身上投射出自己的樣子,不只是格外親切,還會加強自我認同感和存在感,這是一種難得的厚愛。

另一方面,也在告誡人們,熟悉總有厭倦的時候,如果一點進步和新意都不發生,這種喜歡是難有發展的。

沒有一段親密關係是一蹴而就的,有開始的優勢也不意味著能一勞永逸,相似也好,互補也罷。

愛情,永遠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點,而是需要人為推波助瀾的一個過程,如果只是在原地踏步,是不會達到真正的兩情相悅。

PART2 一個幫忙等於一根紅線

獨立意識和精神,是現代社會尤為提倡的一種生活態度和優良品質,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視為應該如此的一種進步思想。

這毋庸置疑,但對於愛情這件事來說,並不可取。

當一個人太過獨立,任何事都親力親為,即便再大的困難都能憑實力解決,反而不利於關係的形成。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

當你中意的那個人走過來,善意地問“需要幫忙嗎?”,你會怎麼做?

一種心境:我自己可以做好,不用麻煩他。然後,委婉拒絕。

另一種心境:何不借此機會,多一些交流。於是,欣然接受。

不同的想法,會有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迴應,也會呈現不同的效果,不用腦力風暴,我們就可預判,接受比回絕更能促成人與人的聯結。

或者說,有時候關係就是麻煩出來的,一個幫忙,就可以牽起情感的紅線。

此時的你,不是職場上獨當一面的強者,適當示弱就可以換來一抹溫柔,也不是對長輩報喜不報憂的大人,可以傾訴一身疲憊依偎在愛的人身邊,做回曾經的小孩。

再者,一個幫忙,能同時滿足雙方的需求,一箭雙鵰:

男人想得到信任,當自己給予的建議被採納時,會增加對接受者的好感度,因為被認可的喜悅。

女人想得到關心,當有人能主動與她分擔壓力時,會更願意投入這份關係,因為被在意的眷戀。

所以,不過是一個舉手之勞,就能飆升情感的甜度值,不過是一次不經意間的互動,就能成全一樁佳人美事。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是互相“幫忙”,愛情不是零和遊戲,不能只享受不付出,雙方都能有收穫,才能拉響琴瑟和鳴的樂章。

PART3 拂去愛情中的“化骨粉”

一段愛情的散場,往往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毀於自戀。

好不容易,一個人走過了孤獨,不用再伴著夜色哀愁滿目,終於有了依靠,有溫暖的港灣可以安心。

能被愛是幸運的。但我們不是剛生下來的嬰兒,只想要來自外界的擁抱,在歲月的洗禮下,我們還要學會如何愛人。

不能只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以自我為中心,自顧自地想當然,不去認識對方的真實存在。

不能讓出一部分的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去嘗試理解和尊重。

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患者想在當日下午去看她的醫生,但診所裡很忙,醫生說她可以轉天過來,結果她卻說,“可是,我住的地方離您的診所只有5分鐘的路程”。

她不能明白,沒空和路程,根本不是一碼事,在她的認知中,自己節省時間就可以看診,在她的世界裡,對方要做出改變迎合自己。

就如,“以愛之名”來束縛孩子的父母,還有在親密關係中,總覺得“是為你好”的伴侶,實際呢,他們只是換一種方式來愛他們自己。

那怎樣才能克服自戀?弗洛姆說,相信自己的愛可以喚起對方的愛,同時也要相信對方有愛的能力,可以滋養自己。

這麼看來,自戀倒像是一件堅硬的盔甲,害怕坦露心扉落得滿身傷痕,索性消極地把自己緊緊包裹,只留自己的方寸之地。

但終究,人們是要活在你來我往的關係中,只有把自己託付出去,只有投入地去愛,才會漸漸成熟和完善人格,反過來再去創造更加幸福和諧的愛。

不要害怕自己的軟弱成為對方反撲的武器,而是將愛當作一種信仰,即便經受傷痛,也要有勇氣再次實踐愛。

我們不求每一段愛情都能如自己所願,但求在不斷地自省中遇見更好的自己,能從每一場愛情中有所得,我想,這才是愛情的真諦。

愛情有千萬種形式,也蘊藏著千萬種可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也不會幻想即現實,因主觀而生。

想要與愛同行,首先要相信愛的存在,然後透過改變自己執念的部分,去寫就未來的愛情故事。

願我們都能愛在當下,在越來越高的思想層級實現自我。

——THE END——

參考資料:莉爾.朗茲《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弗洛姆《愛的藝術》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大愛無言,父愛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