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1. 要改變別人的根本是改變自己。

如每次交流過後都因別人態度而杯弓蛇影。

如此便應:

(1)明白我們不能控制任何人的情緒變幻,但能控制自己共情與否。

(2)自我升級,如若不安是因自身不善表達辭不達意引起的誤會紛爭,則可以每次溝通機會作為鍛鍊自己心平氣和表達所需的契機。

(3)少依附之心,便少患得患失。找出不安根源,如擔心他人因自己言行而冷待自己,關注點應在於如何用一己之力庇護自己獨立周全。

2.明白自我傷害毫無價值,真實自我方能彰顯價值本身。

一個人的存在感不應放在自我傷害上,而是應放在做真實自己上。但凡想透過自我傷害引起他人憐憫,帶來的不過是虛假憐憫且最終引發他人麻木厭倦。當你真實做自己,因自己的獨一無二而感到驕傲自信時,你的存在感才能迴歸自身,才能踏踏實實活在當下,去感知真誠坦蕩帶給自己的真實力量。

3.始於擁有,便始於失去,失中看得,失亦是得。

人世間所有人事物擁有的開始也是失去的開始,但每一種失去都是以此為鏡獲得新生的契機,關鍵在於自己能否從失去中體悟所獲所得。如能從一份失去中懂得往內觀照,周全自己,培養光明心性,那麼所消所失皆能化作春泥更護花,成為為自自己餘生保駕護航的珍貴禮物。

4.輸出能量越自在,與外連結越流暢。

但凡需要能量由內而外輸出所形成的文字言語行為(如寫作發言助人),如若基於本自具足,與外同頻所產生的頓悟,往往更能水到渠成地助益他人。

亦即是,當你做某事感到輕盈自在,才能真正幫到你需要幫助的人。反之,陷於條框,咬文嚼字,苦思冥想,於假我中誕生的能量只會讓人感到生硬難啃,無法與同頻人進行高頻連結。

因此,當你認為自己撲心撲命仍無法獲得外境認可之時,就要思考兩個問題:

(1) 自己輸出的能量是源於真我還是假我?

(2)自己是否在不同頻的場景中尋求非同頻人的認可?

明晰以上,你會在一直做自己一直爽的模式中與人生隊友頂峰相遇。

5.越是討好,越易失算。

越以討好他人為出發點去諂媚逢迎,就越是無法討好他人。一是因為以他人為基礎,他人變化莫測使得自己無法根據他人思維時時調整;

二是因為自己認為的“他人需求”,大多為自身一廂情願,容易他需梨你給李。

因此,付出要以自身為基礎,明確你有什麼,能給什麼,不能給什麼,他人才會根據你的供給調整自身需求。

6.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缺乏自身體驗的道理只是道理本身,以扁平文字框於某個經不起推敲的設想中自然就無法破譯真理密碼。

實則,除了你自己,任何外在的道理條文是無法逾越過你自身去為你兜底護航的,你得首先站穩主場、逢山開道、保護自己,才能從自身角度出發,去尋找那份能照亮自己人生旅途的專屬理解,且以此為堅定基石無懼衝鋒。

但凡道理你要不就不信只信自己,要信就要學會辨別主次將其作為自身輔助工具用以拓展思維而非全然依附。

7.自己擁有,即為最佳裝備。

認為別人的劇情走向更卓越多彩,實則是將自己的完美願景寄託在別人角色中,若真的套在自己身上亦未必合適。

如本是清冷性子,且因此獲得自由舒心,卻朝秦暮楚認為八面玲瓏呼朋引伴的模式充滿溫情,但真的過上那樣的生活,大機率會迅速逃離。反之,本就是性情熱烈,卻去追求出世隱居,那亦是東施效顰毫無意義。

你當下的性情,當下的落位,當下的人際,即是你乘風破浪的最佳裝備,莫作顛倒夢想,背離己心。

8.與其深究黑暗,不如以成長為導向。

困於人際關係中,這個時候不應去深究所謂的“人性黑暗”,如此你會丟失主場,隨著他人的黯淡而黯淡。

有利於自己的思維模式應是看到本質:

“自己能否在這段人際關係裡有所裨益?於其中有沒有進步空間?”

有,那就以自己的成長進步為導向對事不對人,沒有,果斷拜拜一別兩即是最佳結局。

9.堅持的本質是真正需要。

無法堅持做某事,要思考的不應是如何強迫自己去堅持,而是明晰自己所堅持的這件事:

(1)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核心要務?

(2)其所誕生的結果是不是真正為自己所需?

(3)自己堅持的到底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還是以此作為自己其他方面不思進取的擋箭牌?

有時候內驅力不足是因為當下所做之事並非自己迫切所需而是在“假裝努力”。

以上為過往分享歸納總結。

望能共勉。

愛你,加油❤

1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有一座房子之後,才能去愛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