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表弟和表弟媳婦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結婚前兩人就一起在大城市打拼,這幾年更是在城裡買了房安了家。只是,結婚幾年,年年為了到婆家還是孃家過年而爭論不休,今年倒好,因為疫情的緣故,兩人索性決定哪裡也不去,就在自己的小家過年。

春節是我國傳承已久的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每逢這個時候,出門在外的遊子總是想盡辦法回到自己的老家,與父母家人一起團聚,過個祥和快樂的大年。這個習俗,也從很久以前一直流傳到了如今,所以才有瞭如今的春運,也有了每年春節期間一票難求的局面。

當然隨著交通的發達,這些都是克服的。只是,回哪個家過年,卻成了眾多小夫妻之間難以解決的矛盾,或者說很難做到兩全其美。畢竟,都是出門在外,都是很長時間沒回老家了,父母都盼望著孩子們在春節期間能夠回家團聚,誰家的孩子都是在外的遊子,誰家的父母都在苦苦等待,翹首以盼。

【一】 婆家孃家一年輪流一次

葉子和他的老公在一個沿海城市上班,兩人靠著幾年的打拼也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算是紮根下來了。但是,兩人的老家卻離得很遠,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雖說兩人都不是獨生子女,但是每逢過年,兩邊的老人都想讓他們回老家過年,共享天倫之樂。

開始,兩人總是為了回哪邊而爭個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有一年,他們竟然因為彼此賭氣,而各自回了自己的老家,被兩邊的老人都批評了一頓。後來,兩人商量好,定下規矩,如沒特殊情況,就輪流著到婆家和孃家過年。如此,兩邊老人也沒意見,兩人也不用再為此事煩惱,總算皆大歡喜。

【二】接上老人,一起過年。

小夏和小蘇都是家裡惟一的孩子,雖然兩家離得並不是很遠,但卻在不同的城市。當初結婚時,兩家就為了此事坐下來好好地商量了一下。兩邊老人商量的結果就是,不管在哪邊過年,另一邊的家長也一起參與。自從有了這個決定,春節回哪個家就再也不是他們小夫妻的問題了。只要時間一到,接上公公婆婆或丈人丈母孃,帶上行李,開開心心地開往另一家,偶爾接上兩邊的父母,也到他們的小家過年。

如此,相安無事了幾年,小夫妻倆沒事,老人家倒又折騰起來了。原來,每次過年,一日三餐大魚大肉地伺候著,鍋碗瓢盆地洗刷著,做東的主人家累得很。次數一多,也嫌煩了,甚至於波及到了小夫妻身上,叫他們愛回哪回哪,兩邊老人誰也不搶了。碰到小夫妻沒回家過年時,老兩口還趕起了時髦,帶上老伴,旅遊去了。

既然,兩邊老人沒了要求,夫妻倆倒也隨意得很,有時婆家,有時夫家,有時也在自己家過,或者也索性約上兩邊老人一起旅遊,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聊聊沿途的見聞和感受。

【三】總是爭論不休的過年,回哪家都是錯

本文開頭說到的表弟就是這樣的被春節回哪家困擾著,每年快到春節時,兩邊老人的電話就過來了,都是問過年到哪邊過,什麼時候回。表弟有時都不敢接那個熟悉的號碼。

本來,夫妻倆也曾說好一年一次的,但是,因為表弟老家實在離得遠,票子難買不說,路途遙遠折騰得也夠嗆,來回一趟他老婆覺得特辛苦,春節休假本來是輕鬆的事,卻變成了受罪,所以後來就不太願意回婆家過年了。表弟考慮到實際情況,也妥協過幾次,陪著老婆回了岳父母家過年,畢竟,岳父母家交通方便,離得也不是很遠。可如此一來,自己的老爸老媽又不高興了,說他娶了媳婦忘了娘,只管往丈母孃家跑,卻丟下自己的老父老母孤零零地在家。

而丈母孃家這邊,因為心疼女兒,家裡條件也不錯,就巴不得年年回來過年,可這又哪裡說得過去。於是,人家過年是開心的事,卻成了表弟心頭難解的題。今年倒好,社群裡也出了通告,鼓勵大家原地過年,少回家少出門,表弟心下竊喜,趕緊響應號召,哪裡都不去,哪邊都不回,就在自己家裡過。

只是,過了今年,明年的春節呢? 怕又是一個頭痛的難題。這樣的難題,其實很多人都會碰到,也正在碰到。尤其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因為都是獨生子女關係更顯得明顯。如果兩邊老人都通情達理的,雙方還可以好好商量著,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碰上蠻橫的婆婆或岳母,那真是回哪裡都不是辦法。

2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本是18萬彩禮,知男方拆遷獲168萬後,女友:愛我就給6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