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在微博上看過一段話——
但問題是,一段親密關係的維繫,光靠「感覺」和「喜歡」可遠遠不夠,畢竟關係最後要落地成現實,日常的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很容易就能消磨掉我們的愛意。
那要怎麼辦?——溝通,溝通,再溝通。
在進入關係之前,我們最好要針對一些關鍵性問題交換意見。
能達成共識最好,畢竟雙方已經各自交底,以後感情也能順暢不少;
不能達成共識,那看下能不能協商,如果協商不成,那也只能放棄,起碼不用等到戀愛後再爆出問題,浪費大家時間。
01
性
當你們成為戀人之後,性這個話題根本不能迴避,如果兩個人意見不合,很容易產生矛盾,所以最好在戀愛之前,就先交換意見。
「你覺得兩個人進入關係之後,多長時間可以發生性關係了?」
「怎麼樣的性生活頻率,會讓你覺得滿意?」
「你會採用怎麼樣的避孕措施?」
「當我們性需求不合拍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
「在性安全和性探索方面,我們對彼此有什麼期待?」
「我們能否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性幻想和渴望?如果傷害到了對方,那又怎麼辦?」
02
日常相處模式
談戀愛,說白了就是兩個人日常相處,但畢竟大家有各自的想法,對於相處模式的理解也不同。
還有人可能會覺得,情侶就該住在一起,不然怎麼算得上情侶?
還有人會覺得,戀愛了就要減少和朋友們的聚會;還有人會覺得,戀愛了,和朋友照樣能約會,不過能帶上伴侶會更好...
其實這一切都沒有對錯之分,關鍵是大家能否協調,所以在戀愛之前,你們就要先交換意見——
「你覺得情侶應該住在一起,還是繼續分開住?」
「你理想中的情侶相處模式,到底是怎麼樣的?」
「在情侶相處之中,有什麼你絕對忍受不了的點?」
「我的前女友/前男友,你希望我如何和他們相處?」
「我們平時多長時間出去約會一次?一年出去旅遊多少次?」
「我們是否還能像以前那樣參與社交活動?有哪些社交活動是要一起去?有哪些社交活動是單獨去?」
「我們如何認識新朋友?」
「我們目前和朋友的相處方式是怎麼樣的?我們互相是否能接受?」
「我們是否有一些獨特的興趣愛好?這些愛好是否會影響我們的關係?」
03
住在一起or不住在一起
如果決定住在一起——
「我們的家要安在哪裡?你希望它附近有什麼設施?」
「我們的家應該是怎麼樣的,你最喜歡什麼樣的風格?有什麼必須要買的傢俱?」
「我們要花多少錢在裝修上?什麼樣的風格?誰做主?」
「房租應該怎麼分攤?」
「平時出去吃、叫外賣還是自己做?如果自己做,誰買菜、做飯和洗碗?」
「我們對乾淨整潔的標準一樣嗎?平時誰搞衛生?」
「是否會和別人一起合租?我們會養寵物嗎?」
如果決定分開住——
「我們多長時間見一面?以什麼形式來約會?」
「不見面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交流?」
「如果想念對方了,那該怎麼辦?」
「我們以後會有住在一起的打算嗎?」
「分開住的話,有什麼辦法能讓對方依然保有安全感?」
04
工作
之前我曾經寫文章說過——女人最大的情敵不是別的女人,而是男人的工作。
其實不分男女,現代的都市人,工作一旦忙起來,很容易就會忽略伴侶的存在。
這樣伴侶也會覺得不開心——「你是要工作還是要我?」
哪怕伴侶沒什麼怨言,但你花在對方的時間,確實也會因為工作而變少,這樣也會很影響你們的關係。
畢竟,如果你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和伴侶只能湊空聊個幾分鐘,對方發個資訊你隔上幾個小時才來得及回,那這樣的戀愛談著也沒意思。
因此,在戀愛之前,你就必須針對這些事情講清楚:
「我們各自的工作目標是什麼?期待達到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或者希望得到一份怎麼樣的工作?要花多長時間實現?」
「我們滿意自己目前的工作嗎?如果不滿意,為什麼?是否有換工作的計劃?」
「我們平時各自花在工作的時間有多少?從幾點到幾點?」
「除了辦公室,我們會把工作帶回家中,繼續工作嗎?如果有,會有多長時間是在辦公室外工作的?」
「我們的工作,是否會對我們的日常相處產生影響?如果有,會有哪些影響,如何解決?」
「如果我們的約會因為其中一人的工作而取消,那要怎麼辦?」
「如果因為工作原因,伴侶不開心了,應該如何解決?」
「你的工作目標,需要我如何支援?經濟上、時間上還是其他?」
05
錢
如果說情侶間必須要談的兩個話題,我覺得「性」和「金錢」是最有象徵意義的兩個,所以這兩個一個放開頭,一個放最後。
性的意義在於,它代表了兩個人在精神層面的融合,因為彼此進入身體這件事,本來就很私密;
而金錢,則是代表兩個人在世俗層面的關係,它意味著安全、權力和自由。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伴侶會因為金錢而爭吵,最後感情破裂。
因此,在你們進入一段關係之前,你們就要大大方方地談錢,交換彼此的金錢觀。
只有這樣,你們的關係才能延續得更久。
「我們現在每個人的收入是多少,一年以後是多少?五年以後是多少?」
「我們現在各自有哪些支出(比如房租、買衣服),每個月會在上面花多少錢?」
「我們各自有哪些欠債,這些欠債如何一步步還清?」
「我們的收入應該如何支配?存入共同賬戶的話,那誰來分配,另一方又應該如何監督?如果是各自花銷,那有哪些支出是要一起償還、哪些支出是各自給的?」
「什麼樣的花銷,需要兩個人共同決定?是否需要設定一個開支限額,比如超過多少錢的支出就要和對方商量一下?」
「哪一些專案,我們是必須一起合作存錢的?那每人每月應該存多少?」
「如果其中一方出現經濟問題,另一方給錢算是贈予還是借錢?」
「如果其中一方因為創業、給家人治病等原因,是否可以動用兩人的共同賬戶,如果可以,算是贈予還是借錢?」
知道「聊什麼」
你還要懂「怎麼聊」
講完了你們要交流的問題,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並沒有。
教完了「聊什麼」,我還要教你「怎麼聊」。
(老母親操碎了心,沒辦法。)
上面教的,只是一些要談論的「話題」,不代表你直接就可以拿這些提問去問。
比如說,如果你直接和男生說:「你覺得兩個人進入關係之後,多長時間可以發生性關係了?」
二來估計你一個妹子,也不太好意思聊這種話;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這樣直接問,會讓男生非常警覺,他會覺得你是在考察他,然後故意說出一些政治正確的話,那你根本沒辦法瞭解他的真實想法。
那要怎麼做?
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別人的故事,先分享自己的看法,然後引導他給出自己的看法。
舉個例子,你覺得兩個人在一起,起碼要半年之後才能發生性行為,你想知道心儀的男生是否可以接受。
你就可以先找一個故事開場:
「最近我有個閨蜜被男朋友甩了,原因很奇葩,因為我閨蜜不想和他做愛。
其實我閨蜜也不是保守,只是覺得太快,畢竟才一起一個月,但這男生就忍不住了,還因此甩了她,你說這男的多奇葩。」
然後,你就能看他有什麼反應了。
如果他沒啥反應,你可以再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導他來分享:
「如果我戀愛了,起碼也要半年才做愛,因為女生是會有不安全感的,如果太早做愛心裡不踏實,所以我覺得起碼要等半年。」
這個時候,你再能看對方的反應了,看對方是否認同你的看法。
如果他還是沒怎麼表態,你可以再問一下他的看法:「你覺得我這麼想有沒有道理?」
接著,你就能透過他的表態,看一下他的意見,並且再對此深入交流,這樣雙方都能知道對方的觀點。
如果他始終不表態,那他很可能是不贊同你的話,但又不好意思直說。
當然啦,這個方法也有個缺陷,那就是他對別人的事情表示理解,但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我真的有一頭牛」了。
所以,大家謹慎使用,僅供參考。
總而言之,進入一段關係,應該是非常慎重的一件事。
畢竟,你這是和另一個人一起生活,要一起去面對生活中的瑣碎。
因此,有一些事情,你們一定要在戀愛前就說清楚,如果不說清楚,總有一天你們是要面對的。
既然如此,還不如早點面對,這樣如果不合適還能早點分開,不用戀愛了才發現對方不合適。
這時候,想分手會因為投入了時間精力而不捨的,想繼續又心力交瘁,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
你說,這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