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電視劇《勝者即是正義》劇照
在英國作家簡·奧斯汀所著的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裡,有一句經典語錄看似簡單,實則頗有深意:“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傲慢也好,偏見也罷,都是阻礙我們前進的絆腳石,只有將傲慢變成自尊,剔除貶義的部分,才能客觀公正地去看待每一件事,避免因為一些主觀的誤會,而導致愛情裡的擦肩而過。
從某種角度來說,“傲慢”這個詞不能算是貶義詞,也可以將其理解為過分的自尊。
就像小說裡的男主角達西一樣,他的傲慢並不是盛氣凌人,對誰都看不起,而是一種來自骨子裡的驕傲和自信,這種傲慢成了他的一種保護色,讓他面對感情問題保持足夠的理智。
他不會輕易交出自己的心,也不會盲目信任一個人,這樣的傲慢看似拒人以千里之外,實則外冷內熱,一旦和他接觸你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很善良,也很溫柔的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將“傲慢”上升到另一個極端,跟達西先生的這種自尊截然相反,而是變成了目中無人,自視清高。即便沒有多麼優秀,也覺得沒有人配得上自己。這種人看似高冷,實則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
讀者小豔(化名)便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離婚以前父親動手打過母親,兩個人時不時就會爆發激烈的爭吵,父親酗酒成癮,對家裡人不負責任,這些都成了她心裡永遠的陰影。
童年裡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母親抱著自己躲起來偷偷地哭,母親擔心離婚了養不起女兒,日子過得還不如現在,所以一直隱忍著,直到父親不肯再往家裡寄錢,她才徹底心灰意冷。
離婚以後母親做過很多工作,吃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苦。初中的時候母親改嫁了,繼父為人老實又善良,漸漸修補了母親受傷的心。但小豔沒有辦法和繼父親近,她很少回家,大多數時間都住在學校裡,一直到大學都是如此。
母親擔心再婚給小豔帶來不好的影響,但小豔跟她說,不讓她有心理負擔,自己身為女兒也希望她過得好。後來,母親又生了弟弟,這種愧疚感就減輕了,因為她幾乎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弟弟身上。
小豔不經常回家,因為她覺得那不是她的家,雖然繼父對自己也很好,但她還是覺得在那個家自己是多餘的。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她就意識到掙錢很重要,經濟獨立很重要,有車有房很重要,於是拼命工作,從未考慮過戀愛和結婚的事。
小豔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敢結婚,她害怕結婚以後丈夫會變得跟曾經的父親一樣,那些陰影已經深深地烙在心裡,去不掉了。所以每當有人追求她的時候,她都本能地拒絕,她覺得誰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母親很擔心她,想讓她儘快結婚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但她說服不了自己,她看不上每一個追求她的男人,生怕他們身上有父親的影子,生怕結婚以後日子過得昏天暗地,恰如曾經的母親。
三十多歲的時候,小豔談過兩段戀愛,對方也明確表示過想跟她結婚,但她還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為了不耽誤對方主動提出了分手。
不瞭解她的人,都覺得她這個人很傲慢,很高冷,覺得她一直不結婚肯定是因為眼光太高了,覺得沒有男人配得上她。其實不是的,她只是太沒有安全感了,這跟她的成長環境有關係,短時間內很難徹底走出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至於童年。
很不巧,小豔屬於後者,她遲遲不敢結婚,並不是因為她骨子裡的傲慢,而是她那一擊即碎的自卑。她表現出來的高冷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罷了,她害怕會像母親一樣,在曾經的婚姻裡受傷,所以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不敢結婚跟不想結婚是兩回事,小豔的內心一直特別掙扎,她說服不了自己,無法鼓起勇氣走進婚姻,但同時又很羨慕那些家庭美滿,婚姻幸福的人。她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遇到一個人,能夠看穿她的脆弱,給她足夠的安全感,把她從曾經的泥潭裡拉出來。就這樣,她一直等啊等,直到四十歲依然沒有等到。
她有時候會沮喪地想,可能自己這輩子就這樣過了吧,一個人也挺好的,只要存足夠的錢,老了也不會過得太差,但是當母親漸漸老去的時候,她開始慌了,她忽然意識到當“大齡剩女”是有代價的。
這個代價就是:在婚戀市場上變得越來越被動,從此讓人生失去更好的可能。她可能沒有機會體會當父母的心情,可能不會有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庭,可能晚年時孤身一人,倍感淒涼,可能回首曾經滿是悔恨。
當時母親生了一場大病,差點撒手人寰,躺在病床上時她跟小豔說:自己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沒有及時跟她的父親離婚,如果早點離婚,小豔也不會有那麼深的心理陰影,還說,讓小豔找個好人嫁了,好好過日子。
母親的話讓她很觸動,她當時心想:人老了,就算有兒女在一樣會覺得孤單,更何況是自己一個人呢?有家人在,有親人在,也就有了一種羈絆。如果孤身一人,生活也就沒有盼頭了,因為你是走是留,沒有人在意。
四十歲了,回想曾經的這些年,自己有很多機會走進婚姻,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但全都錯過了,小豔第一次覺得後悔。她覺得人到中年以後,會慢慢明白很多事情,她錯就錯在不該將父母那段失敗的婚姻,當作婚姻唯一的樣子,如果她稍微樂觀一點,也不至於會走到如今的局面。
一輩子不結婚未必是錯的,畢竟人生的活法不止一種,但你一定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以免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後悔,到時候也就晚了。
社會學家李銀河曾經說:如果你很想結婚,不一定非要等到愛情,跟一個僅僅是肉體或者僅僅是精神上的朋友結婚也未嘗不可;如果你不想結婚,一定要等待愛情,那你的內心要足夠強大,要做好孤獨獨身的準備,因為愛情發生的機率並不高。
這段話告訴我們,愛情向來可遇不可求,有時候走進婚姻,可能需要一點點衝動,太過理智,算計得太過清楚,很有可能會讓你失去自信,從而不敢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