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戴爾·卡耐基的奮鬥
一個出生貧窮的人,12歲以前沒看見過電車;46歲已經環遊世界,甚至差點到達北極;從小缺乏自信,被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憂慮纏繞;長大後卻成為給別人自信、讓人們樂觀的心理導師;沒有演說天賦,參加了12次比賽,屢戰屢敗,有過自殺的想法;堅持嘗試後,以一篇《童年的記憶》為題的演說,獲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說家獎。為了每小時能掙到5美分,撿過楊梅,割過野草;而現在組織的講習班和演講會,每分鐘能獲得1美元的收入。
他曾幹過銷售,也在美國戲劇藝術學院搞過研究。但他一直為沒有實現在大學裡寫小說的夢想、不能成就一番偉業而苦惱,認為他應該過有意義的生活,這比賺錢更重要。由於大學時代在公開演說的經歷,掃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增長了做人處世的才能。他決定白天寫書,晚間為夜校教公開演講課,以賺取生活費。最終經歷諸多挫折,他說服了紐約一個基督教青年會的會長,同意他晚間為商業界人士開設一個公開演講班。從此,他開始了影響世界的成人教育事業。截至今日,其開發的培訓課程已培訓超過800萬人,超過3000講師在86個國家以30種語言提供相應的訓練。
他就是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點》,70年來始終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聖經之一,改變了千千萬萬人的命運,發明之王愛迪生、相對論鼻祖愛因斯坦、印度聖雄甘地、“米老鼠”的父親華特·迪士尼、建築業奇蹟的創造者裡維父子、旅館業鉅子希爾頓、白手起家的臺灣塑膠大王王永慶、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洛克等等,都深受卡耐基思想和觀點的激勵和影響。
②卡耐基成功學的鑰匙
《人性的弱點》講述的定律和原則,需要自己在實行時,保持高度的認可。此書傳達的只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幫你迴避人性的敏感點,懂的處事規則,而非欺騙他人的手段。同時,卡耐基在書中總結出:“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功,有15%歸結於他的專業知識,另外85%歸結於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和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
(1)激發並培養對掌握人際交往技巧的強烈求知慾,養成深入探索人際關係潛藏原則的習慣,並代入生活加以靈活運用;
(2 )向自己提問題,怎麼才能將書中的每一項建議運用到實踐中去;
(3)經常複習回顧;
(4)違反書中內容時,小小懲罰自己一下,讓學習變成一種遊戲;
(5)每週反思一次,總結錯誤,汲取經驗教訓,想想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6)記錄下自己的實踐經歷,何時、何地、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