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人“死心眼”,看待問題是“一根筋”或者是“老頑固不開化”等詞彙,來形容他的偏執和執著。
《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這就是執著!
偏執和執著是有區分的。偏執是帶有一定的貶義,執著是帶有褒義的,但兩者之間並不是反義詞。
一個有耐心的人對一件事情的執著,對事業的執著,以及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執著。偏執呢?往往對事物不求甚解,出現失敗之後,指責、抱怨,都會接踵而來。
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我剛剛轉到一個新的學校,這個學校是全省有名的。那個時候正是文革期間“復課鬧革命”進入高潮,我在外地上的課程和這裡的不一樣,而且我還是個數學盲。上課老師講的,我跟聽天書似的。一位新分配來的大學生,馮老師每天中午給我補課,才使我慢慢有點開竅。上課的時候,老有一些同學在課堂上搗亂。那個時候我吃的有點胖,個子比一般同學高一點,仗著自身的優勢,把鬧課堂的人給拉出了教室,回來後竟然受到了馮老師的表揚。這一下就鼓勵的了我,每當有人搗亂課堂,我就站出來把他拉出去,竟然有幾個同學和我一起把鬧事的人給拉出去。
有很長時間,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應不應該站出來,堅持著自己想法和做法,拉搗亂的同學出去,形成了條件反射。
唯一苦惱的是,我的數學一塌糊塗。有同學說“看他怪興,做個數學題試試。”聽了話之後,雖然儘量抑制執著的衝動,可是還是身不由己的去拉搗亂的人。到後來看到一些同學的眼神,就可以把任何事情都與之聯絡在一起。
由此可見固執和執著,是一目瞭然。
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缺點和優點也是有比例的。到了很多年以後才明白。在課堂上鬧的人分兩種,一種是真心不想上學的,一種是老師講的課他都明白不想聽了。
“一個人如果對他自己所做的事,沒有近乎瘋狂的追求的話,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人都有趨利避害性,誰都不會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還依舊保持信心持續前進,並且不受任何影響,當你的付出一次又一次得不到迴應時,很難從內心當中堅持下去,這時候支撐你的不應該是堅持不懈的心,而是源自於你內心瘋狂般的喜愛,這才是真正內在堅持的原動力。”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事業的成功在於韌性的執著之中。量的積累形成質的變化,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對於人來說,無以小而不為,正是努力不懈,才會取得光輝的業績。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莫嫌海角天涯遠,但肯搖鞭有到時。”有時候我們要懂得執著,因為執著,會使我們更加容易取得成功,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