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剛才跟老公吵了幾句,事情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兒子腳劃破了,我讓老公過來看看。
他說沒事,就劃破點皮。
我說是不是需要碘伏消消毒,要不你下樓買一瓶,也不遠。
老公說,多大點事,至於嗎?用清水給他洗洗就行。
我說,用清水洗有啥用?你剛才不是說啥都不用管嗎?現在怎麼讓用清水洗,用清水就不去用碘伏了。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就吵起來了,最後,我抱著孩子,老公給寶寶洗的腳。
反思:
1.孩子腳破了,為什麼要問別人怎麼辦?
有些時候,我是缺乏主見和自信的,一個人做決定會覺得心裡沒有底,擔心會有問題。
為什麼我會如此?
商量出的結果更可信、靠譜
現實如何?
想要商量的物件往往其實並不想與我商量,導致商量變成爭吵。
所以,面對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應對方法,能好好說話的人,好好商量,不能好好說話的人,少點商量,此時儘量自己做決定。
另外,商量的結果一定靠譜嗎?不見得,這也與人的私慾有關。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在整件事裡還有一個關鍵是我想讓對方下樓買碘伏,而我自己是不想下樓的,覺得大晚上的,不想去,但其實我想讓對方去,對方可能不想去,所以提出水洗的方法,這才有了後面之爭。
其實,會對對方提出這樣的要求,是我內心覺得,一個在乎你、體貼你的人,會幫你做很多:可以接送、可以幫你取快遞、總之可以幫你做很多事...
然而,心甘情願如此做的人並不多,而自己的老公更不是。
其實,在我的心裡總是住著一個理想化的小公主,雖然明知老公的性格,但有時就會試探性的看看,對方會不會為我做這些,說白了,還是過於在乎這些表面的虛無的東西。
所以,我能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放棄那些虛無的面子主義,努力尋找那個真實的自己。
【感恩】我能靜靜的再這裡反思
【想明白的道理】我需要做一個更真實的自己,很多外人展現出的,或我根深蒂固認為代表在乎的表現方式,並不一定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