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病毒小的需要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見,但卻給自認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令人驕傲而炫麗的文明社會,似乎被小小的病毒搞得天翻地覆。人們謹小慎微的自願或被迫的帶上了口罩,當這種行為普遍化並常態化,口罩是否會成為一條必不可少的流行服飾或如內褲般不得不穿的遮羞布...... 人與人是需要交流的,充分的交流才能形成有效的相互理解,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雖然人類擁有各種各樣看似便捷的交流方式和工具,但人們越來越傾向於用最便捷的方式,最簡潔的資訊,去溝通最容易溝通的問題。而那些溝通起來稍微麻煩一點兒的問題,人們往往就懶得去溝通了。在這個不樂意深入溝通的時代,戴上了阻礙溝通的口罩,是更方便人們不去溝通,還是讓人們越來越懶得溝通了......
無論科技多麼發達,人類擁有多便捷的溝通方式和工具,面對面交流始終是最直接最全面最充分的基本溝通方式。越重要的事情越需要面談,因為面對面交流可以捕捉豐富的面部表情,感受實時的人格氣場,剝離語言的刻意掩飾,揣測較為真實的心理動機,對勢態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然而當人們都戴上了口罩,就無法及時捕捉彼此的面部表情了,說話的成了半個啞巴,無法透過面部表情傳遞更多的資訊,展現更豐富的人格魅力和氣場;聽話的成了半個聾子,看不到別人的臉,就丟失了大量比語言更加真實可靠的資訊,較難透過語言的掩飾掌握對方真實的心理動機。 對於比較善於社交的人而言,這種社交環境的改變是比較不利的,但對於不善於社交的人來說,似乎可以緩解一下長期存在的社交壓力。特別是受計劃生育影響的獨生子女,從小在沒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缺乏家庭層面的社交鍛鍊,導致比較難以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症。因為中國社會在幾千年的連續演變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極其複雜的社交環境,從小缺乏競爭性的社交鍛鍊,無異於身在江湖而不懂得基本的江湖套路。而口罩的歷史性巧妙出現,或許能讓疲於社交的人比較願意走出去,稍微從容的與人面對面說話,不再害怕別人捕捉自己尷尬的面部表情,更加自然的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