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今年二十六七歲,馬上就要過年,在外漂泊了這幾年,總結起來:很辛苦。

每年都回家過年,一整年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挫敗與掙扎,踏入家門見到父母的那一刻,沒有像電視劇、小說裡那樣擁抱、落淚、下跪啥的,一切非常平淡,最簡單最平常的問候

“回來啦?”

“嗯。”

從這一刻起,無論在外面出門有多少人喝酒吃飯,公司多久沒有盈利,房租多久需要交,客戶的服務是否跟上,合夥人會不會突然離開······全都安靜了,什麼都不需要考慮不用去想,所有漂浮不定的心,這一刻,踏踏實實落地了。

開啟了早睡早起的童年生活,一家人一起看電視,打牌,陪侄女玩耍。看望奶奶,外公外婆。去舅舅家吃飯,大姨二姨他們都過來,這幾年還能和外公舅舅姨夫一起喝幾杯。兒時玩伴年年聚起,湊在一桌笑談風聲,酣暢幾杯白酒過後,卻聊出辛酸。

兒時玩伴一起抽菸喝酒打麻將,哪裡還有一絲小孩模樣?談起結婚生子找物件,我們不約而同,哈哈一笑······誰又不想找呢?在這個尷尬的年齡。有的人因為爺爺身體不好,滿足心願,今年不得不回家相親;有的相了好多還是不合適;有的想要等有車有房以後再找;有的想要闖出一番事業以後再想······

今年二十六七歲,身邊有的女性朋友結婚或者領證,我們村差不多年齡的男孩子還是一如既往沒有動靜。不僅父母,村裡人見到這種奇觀都問“你們幾個是不是商量好的,在攀比誰結婚晚呢?”

暗自苦笑,這也許是“鄉愁”其中的一種味道?

今年二十六七歲,事業還不溫不火,同齡人已經娶妻生子。而我,還想再等等,再試一次,再去打拼一次,定會闖出一番名堂。

回家,是每年最後的一種底線,它像是一個巨大的綠色的能量球,每次鎩羽而歸,滿身疲憊,傷痕累累的落寞,只要一回家,能量球就能瞬間修復,然後又能身披鎧甲即刻衝殺出去,離開 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以前呢,不管在外面受了什麼委屈,只要回一趟家就好了。

後來啊,把我帶大的那個老太太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盒子,我再也不期待回家了……”

我找她聊天,其實她也想回去,即便物是人非,故鄉還在,土地還在,回憶永遠在。只是疫情原因,回去太麻煩,想要找一個不回去的理由,然而任何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回去”本身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解釋。

今年二十六七歲,滿身疲憊,馬上過年了,身在遠方,思念家鄉,此時需要注輸能量,指引方向。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16年底實習來到蘇州網路公司上班,又合夥創業幾次,一直沒改行,卻到今天,仍然一無所得。依靠積攢的客戶的信任,身邊朋友的陪伴和幫助,再次堅持走下去。終於又重新註冊了一家公司開始創業,我太愛這個名字了,這個名字值得我奮鬥一輩子,以省份冠名的時候,因為重名被駁回,朋友都勸我換一個,我不甘心,修改多次,最終以蘇州冠名稽核透過。聚歡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今年,疫情擴散,政府號召異地過年,村裡提倡不見面拜年,回去還要隔離28天,今年是否還要回去過年?

疫情的發展,現在一天一個樣,如果政府號召所有行業不放假,只要快遞物流不放假,那麼實體電商行業的老闆也不會放假,我們服務電商的團隊就有必要留下。

經歷過去年疫情隔離的經驗,如果回家還是一樣的隔離,回來以後還需要隔離,雖然享受了家庭的踏實和溫暖,但當想到企業先後復工以後自己的焦急情緒,還是需要選擇留下來。留下來,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盈利,從而自身團隊得到快速發展,充實自己的經濟實力。

中國人是一個團結的群體,從眾心理強烈,如果回去,因為小部分人回去,帶動大部分人回去,產生的蝴蝶效應,中高風險地區的人群鋌而走險,加劇疫情的擴散,市場再次停滯······那麼我留下來,才是最好的安排,雖然影響不了太多人,對於身邊留下來過年的人,陪伴算是好的關懷。

我想要從最南邊的蘇州回最北邊的連雲港過年,糾結每天一個人的外賣訂餐,懷念粗茶淡飯糰聚的人間煙火。疫情來了就未停止過,國外疫情每天幾十將近百萬的病例新增,累計2500多萬的確診量,累計200多萬的死亡。腳踏足下安全繁榮的土地,如果我留下來也很有意義,那麼離開也沒有道理,我想家人也不會介意!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人心裡有沒有你,看他和你相處時的“態度”,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