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養兒才能防老,受這一傳統老觀念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部分地區都存在“重男輕女”的陋習。即便是社會發展,女性社會地位提高,仍舊有一些思想守舊的老人,堅持要追生兒子,繼承家族香火之餘,也為自己晚年增加保障。

養兒還是養女能防老?其實兩者都有靠不住的時候。近些年,有關於贍養老人牽扯出的家庭矛盾屢屢被曝光,很多老人落到無家可歸的淒涼境地。雖說贍養老人受到法律層面的保護,但基於法律、道德、情感的綁架,並不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底氣。

[故事分享]:

68歲的劉奶奶膝下一兒一女,年輕時跟全天下所有普通父母一樣,為子女含辛茹苦打拼,好不容易熬到了子女成年,各自安家,劉奶奶內心才算落下了心頭大石。

女兒遠嫁外地,兒子雖說住在附近,但鮮少與劉奶奶走動。說起來劉奶奶也不怪兒子,畢竟兒子工作忙,還要照顧自己的兒子。

所以開明的劉奶奶平日裡都跟老伴居住在舊居,和兒女過著互不干擾的生活。

可意外總是不經意而至,身體硬朗的劉奶奶前不久摔了一跤,小腿骨折,活動不便,唯有在床上靜養。劉奶奶想通知子女們回家照顧自己,但沒想到子女們各有各的藉口,女兒說離家遠,來回一趟路費不划算,倒不如折算成現金給劉奶奶,請人伺候。

兒子也表態了:孩子剛上小學,妻子又找了新工作,這節骨眼上抽不開身,也只能多負擔點金錢,讓劉奶奶請人照顧自己。

子女的話,讓劉奶奶背地裡抹淚。

好在老伴通情達理,他安慰劉奶奶:咱們把孩子養大,盡了咱們的義務和責任,孩子們孝順不孝順就憑良心了。何況咱們的孩子們也不算太差,工作忙,家務忙,但還是承諾出錢給咱們請人照顧,咱們當父母的也不忍心弄得孩子中年失業吧?以後啊,咱們倆彼此扶持,相依為命。

劉奶奶的遭遇是現實中很多老人的真實寫照。很多時候老人感到委屈莫名,辛辛苦苦養大了子女,為何晚年還落到“獨居老人”的淒涼境地?也有一部分思想開明的老年人,早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生兒育女,是為了生命的傳承,並不是為老年謀依靠。

正如著名文學家胡適寫給兒子的書信中,就有兩句“露骨”的真相: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雖然我國法律明文規定了子女贍養老人是應盡的義務,但贍養的含義並不代表事無鉅細都只能依靠孩子,活得通透的老人都早早為自己準備了“老三樣”防老。

第一大資本:身體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的道理淺顯易懂。人到晚年,抵不住歲月的蹉跎,身體新陳代謝開始衰退,各種老年病也趁機冒了出來。一些老人甘願無私奉獻,即便是到了垂暮之年,仍舊強忍病痛為子女帶孩子,以至於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千百年來,現實社會都流傳著“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說法,其實這跟孩子孝順與否沒有直接關係。人要在社會上立足生存,必然要透過勞作獲得,若是父母身體差,常年需要人侍奉在側,子女們如何維持現有經濟呢?

所以老人防老的第一大資本就是健康的身體,體魄健康,可以力所能及地靠自己保障基本生活,不給子女增加負擔。

第二大資本:老來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活到晚年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有人“攜手相伴看夕陽”。可惜的是,現在很多父母把親子關係擺在了第一位,一切以子女為先,讓本該親密無間的夫妻關係產生了距離感,更有一些極端的案例,夫妻之間因為孩子教育問題而頻發矛盾,導致夫妻關係分崩離析。

要知道,夫妻關係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和諧有愛的夫妻關係是融洽家庭氛圍的前提。人到老年,夫妻之間磨去的或許是年輕時候山盟海誓的激情,但留下的是從愛情到親情的昇華,幾十年的相以濡沫,如同左右手的彼此熟悉,晚年才是彼此最大的依靠。

第三大資本:養老本錢

古時,人們對“養兒防老”的重點是,人老了喪失勞動能力,需要兒子來負擔老人的衣食住行。但隨著社會文明發展,健全的養老體系已經全面建立,在我國,老人們退休後能夠獲得可觀的退休收入,基本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但可悲的是,很多中國父母習慣性為孩子付出,哪怕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領,父母依舊把孩子當作需要“被照顧”的物件對待。因此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很“畸形”的社會現象,父母拿著退休金補貼孩子,而成年的孩子心安理得享受父母的補助,這種“啃老”行為掏空父母的養老積蓄,也讓本該安度晚年的父母晚景淒涼。

還有一些多子女家庭,為了父母養老的經濟問題,不惜“你推我,我推你”,更有甚至鬧到手足相殘的地步,讓老人情何以堪?因此,人到老年一定要守得住自己的“錢袋子”,不要一門心思補貼子女,留給自己足夠的養老積蓄,不給子女增添負擔之餘,自己也不存在經濟上的負擔。

【結語】:

子女孝順是老人最大的福氣,但若是子女自顧不暇,為生活奔波,那麼老人有這三大資本防老,同樣能夠保障晚年的幸福生活。

1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時代對個人的影響——記我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