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太痛心了!

家產沒了,兒子跳樓,老母親還沉浸在心痛中沒回過神,兒媳婦已然決定把她送去養老院。這個一生養尊處優的老太太正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

這是電視劇《流金歲月》中,蔣南孫的奶奶經歷的一幕。雖說是電視劇,但許多人感同身受,跟老太太一起經受絕望。

人這一生,本就誰也靠不住,當你把感情寄託於別人身上,總有一天,會從希望的峰巔跌落到失望的谷底。

人生,沒有哪一種關係能讓你理所當然去依靠。

就像有句話所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事無常態。所以,不要去幻想這個世界有什麼穩定可求,學會用變化的眼光,去研究變化、接受變化、適應變化,就是最大的穩定。

01父母子女之間,漸行漸遠

對於父母之愛,普通人的常態認知都是歌頌,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父母都值得被歌頌。畢竟,有太多原生家庭成為子女痛苦人生的根源。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安家》裡的房似錦,《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小歡喜》裡的英子,《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裡女主角塔拉……她們都因為父母,留下了人生中不堪回首的記憶。

作家薩巴瑞在《父母的覺醒》一書中認為,父母與孩子是人生旅途中的夥伴,平等互助是親子關係的核心內容。

用世俗眼光看,“平等互助”這個詞用在父母子女之間顯得格格不入,生分、疏遠,缺乏溫情。但這卻是維持親情最理智的姿勢。

蘇明玉性格倔強,認準的事一定要咬牙堅持。原生家庭給了她傷害,但那種傷害冥冥中又賦予她反轉人生的力量。

她是銷售精英,業務難題根本難不住她;恩師老懞遭遇職場權力的架空,她敢冒險攀樓,越過監控去醫院探望……正是這股倔勁和闖勁,才讓她的事業大放異彩,掙到了安身立命和抗爭原生家庭的資本。

有時候,生活給你的本是不幸,卻也成就另一種幸運。

有一部電影叫《喜喪》,在並不繁華的小城,一箇中年男人為母親找養老院,養老院的位置很緊張,工作人員告訴他,只有其中的一個老人去世後騰出位置,他的母親才能入住。

86歲的母親鬱鳳雲,一生養育6個孩子。等孩子全都成家立業,所有人都支援把她送到養老院,因為哪一家都沒有閒人養她的老。

老人提出在每個兒女家住兩天,即使短短的兩天,她也沒少受白眼和挖苦。最後她用一包老鼠藥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年紀大了,她的離世被稱為“喜喪”。在“叮咚”作響的樂曲聲和低俗不堪的“豔舞”表演中,老人成為野地裡的一座土墳。

這是所有老人的歸宿,不知舒不舒服,也是你要走的路;

看得多了,對這世界一點都不留戀;

不是兒女無情,他們連養活自己都困難,一個字“窮”;

……

許多人看到這樣的場景都心酸,雖然它不能代表所有老人的現狀,但現實中經歷相似境遇的老人並不在少數。

父母子女之間,有愛,也有傷害。愛的時候捧著,傷害的時候,比陌生人還不留情面。

愛不至深,恨就少了刻骨;不去依賴,就會少受傷害。

所以,最清醒的人生應該是從不依賴任何人。即使再親密的關係,也要從開始就刻意保留一步之遙的距離。雖難做到,卻是一種自保。

就像有句話所說:生命,是自由,是獨立。而愛與生命一樣,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02夫妻之間,互惠互利

愛情是什麼?是吸引。或才或貌,或權或錢,總有一樣入了別人法眼,才能吸引來愛情和婚姻。

當吸引不再,也就是俗話說的“你對對方已經沒用了”,那所謂的愛情也會消失殆盡。夫妻本是合作者,合作愉快則皆大歡喜,互相傷害則難免雙方痛苦。

在《流金歲月》裡,蔣南孫的媽媽看上去從不快樂,婆婆沒給過她溫情,丈夫不理解她。她在貌合神離的婚姻裡渾渾噩噩失去了青春。

丈夫破產,跳樓身亡,即使面對如此生活慘劇,她依然可以做到滿臉風平浪靜。她早已被婚姻磨平心性,就連喜怒哀樂都不屑於表現出來。

更讓許多人難以接受的是,丈夫身亡不久,她遠赴義大利後竟開始談一場戀愛。

她為什麼如此平靜?剖析她的內心,其實就像女兒蔣南孫說的那樣:爸爸不在了,你再也不必做蔣太太了,你可以去做你自己了。一直以來,婚姻對她就是一種束縛和禁錮,她像籠中鳥一樣,被婚姻囚養,夫妻雙方沒有感情,只剩下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斯人已去,婚姻覆滅,對她反而是一種解脫,這何嘗不是夫妻之間的一種悲哀。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話雖直白,卻把夫妻關係解讀得透亮。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賀涵對羅子君說:結婚是為什麼,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個隊友同舟共濟。你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人家找上你,是要先看一看你的手裡有沒有拿船槳的。

一個手裡有船槳的人,才容易找到隊友,共同把婚姻這艘小船划向人生這場艱難的航程。有時候,有槳的人都難免翻船,何況手無寸鐵的人。

“自己有用”,永遠是過好這一生最有力的武器,別說夫妻情深,婚姻穩固,在沒遭遇危難之前,所有的海誓山盟、甜言蜜語都是無根的浮萍,隨時可能四處飄散,靠都靠不住。

婚姻中,必須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槳”,那才是自己駕馭人生的依仗。

03朋友之間,各自忙碌

陳果老師曾經講過一段話:朋友都是奢侈品,奢侈品都是不實用的東西。這種東西擁有了就應該滿足,因為,它除了友情,什麼也不能給你。

但現實中,很少有人能有這樣清醒的認識,他們對朋友附加了太多條件,甚至可以稱得上苛刻。

有人說:朋友不應該錦上添花,而應該雪中送炭。但你是否知道,他還在眼巴巴等著別人雪中送炭度過難關,又有何能耐去助你一臂之力。

有人說:朋友就應該心有靈犀,即使我不說,他也知道我在想什麼。朋友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也沒有與你朝夕相對,憑什麼能猜透你的心思。

反過來說,如果有人這樣要求你,你會怎麼想?你可能會想,憑什麼?然後扭頭走人。

所以,朋友只是朋友,我們沒資格對他提出要求,抱有期望。

人生忙亂,各安一隅,誰又有什麼閒工夫專門研究朋友的需求呢?況且,如果是真朋友,有需要直接開口,為什麼要別人費心費力去猜。

知乎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說:我總感覺自己有好朋友,實際上一個也沒有。想找朋友聊天的時候,發現不知道和誰聊。有段時間,我還和自己的小號聊,感覺孤獨又尷尬。

許多人體會過這種孤獨,也希望有朋友拯救自己的孤獨。但一天天忙忙碌碌而過,心漸漸封閉。你不願意輕易地向朋友開啟自己,就要學會自己排解孤獨。

去讀書、運動,做有意義的事,甚至像這位網友說的,自己跟自己聊天。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向朋友傾訴,如果你把朋友當垃圾桶,遲早會逼他漸漸遠離。

朋友之間,互留空間,各自忙碌,相互牽掛,這已是最好的狀態。

不依賴,不苛求,做獨立的自己,有知己一二,人生已算愜意。

04靠自己,才是人生王道

拿破崙有句名言: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父母子女之間,是一場血緣的輪迴;夫妻之間,是一場天定的因果;朋友之間,是一場狂歡後冷卻的盛宴。

也許一時可靠,也許終生可依,但其實都無定數,因為你把控不了別人的人生。你唯一可以把控的只有自己。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裡說:以後還有很漫長很漫長的路途,都要一個人走完。都要靠自己,憑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誰。

但願你:有枝可依,卻可以選擇自己為枝;有人可靠,但自己最可靠。

-END-

1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30歲之前頻換男友,30歲後想找個老實人嫁了,可惜老實人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