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前段時間乘飛機時讀完了這本樊登的《可複製的溝通力》。對於溝通這個話題,市面上的書不少,關鍵是,無論選擇了哪本,你是否能真正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現在大部分時候讀一本書,我會問自己2個問題:

讀它的目的是什麼?讀完之後我要怎麼應用?

於是根據這兩個問題,我就可以有選擇性地邊讀邊做記錄。

初次翻開目錄時,覺得內容有些散,有對溝通這件事的概述,有談溝通的本質,有說溝通的方法,也有說溝通的意義。我重新對目錄的幾個章節做了分類,大致如下:

是什麼?——第一章、第二章要怎麼做?——第三章-第九章有什麼用?——第十章

作者最後推薦的書單,倒是很期待。文末已附上。

分享自己讀完全書的十點感悟:

01

不要以結果來衡量溝通是不是有效。作者舉例,突然出現緊急的事情讓員工加班,這時老闆預設員工們都是自願加班,所以一旦有人主動加班就是有效的溝通,反之則不是。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看似主動來加班的也許心裡不爽,很難在加班中有效地把事情做好。所以想要有良好的溝通,不能停在結果層。這就是要去探究、學習溝通的原因之一。

02

樊登認為溝通的本質是“尊重與合作”。從我的角度來看,我更願意把尊重看成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合作是溝通的目的

03

每個人內心其實都有關於難以溝通的點,想要和別人有好的溝通,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瞭解自己大腦對外界的反應機制。

“在人類的大腦中,有一部分叫作大腦皮層,它是幫助我們學習各種知識的部位;大腦皮層中還包含一個東西,叫作基底核;大腦皮層的前面部分為大腦前庭,也是人類區別於動物最關鍵的部位,負責人類的邏輯、語言以及豐富情感的發展。”

作者舉了個例子:繫鞋帶。一個孩子在學系鞋帶的時候,他的大腦皮層是亮的,這說明他正在努力學習;而如果是一個成年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他的大腦皮層是不會亮的,why?因為繫鞋帶這個動作對成年人而言是不需要可以去學習的,能立刻就做出來的動作,這個時候起作用的就是基底核。這也解釋了很多“熟能生巧”的實踐,比如從什麼都不會,經過大量練習,到聽見音樂就能隨意跳舞;再比如騎車、開車等等。所以在溝通中,為什麼會有恐懼,是因為很多東西在潛意識裡。人之所以恐懼也是因為早期有經歷,已經在潛意識裡了,可是平常是被隱藏起來的,一旦遇到與自己預想不同的,或者曾經經歷遭遇過類似的情形時,就會被激發出來。所以,要弄清楚,自己潛意識裡的那份恐懼源自什麼?什麼時候被激發出來過?結果是怎麼樣的?只有真正從自己出發,才能一步步更勇敢地去溝通。這也是我近幾年比較關注的問題。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聽心理學的一些課程,開始對自己的不良情緒、心理反應進行自我察覺、記錄、修正。瞭解自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但十分有必要。

04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習得性無助”,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心理學家用不同的狗來做實驗。其中那隻被電擊且無法逃脫的小狗在一個月“無助”的折磨後,即使有機會逃脫,它也只能在角落哭泣。而其它的兩隻都逃了出來。所以,一個人,在遇到挫折、失敗之後,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無助、無奈、絕望。那要怎麼辦?遇到問題不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連自己都麻木了,是那種還沒想嘗試就覺得不可能,然後放棄、無視

05

再來說溝通的目的。很多時候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就是為了要達成一個自己的目的才去做這件事。但樊登在書中提出溝通的目的,記住,遠遠不止一個,他用這3個問題來幫助我們修正:

1)你為自己創造什麼?

2)你能為別人創造什麼?

3)你們之間的關係創造什麼?

這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雙贏思維”,之前我寫了這篇『溝通思維』先“利他”再“雙贏”也提到過。踐行起來,不容易,可以作為修行的標準之一。

06

第三章說情緒控制。還蠻期待這一章的,想知道究竟怎麼樣才可以合理地控制或者說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想了解情緒反應,先來了解我們的大腦結構及對應負責的部分,根據文字,我粗略地畫了這個圖方便自己更好理解:(非專業解剖圖僅供參考)

所以,當別人刺激到你的時候,看到了嗎,就是那個是腦緣(情緒腦)中的杏仁核開始起作用了。遠離“傻瓜式”的溝通,讓自己先冷靜(也就是飛到高處,逃出杏仁核的控制),有點像冥想中的一些辦法。告訴自己你應該往前走,可以讓大腦前庭來反射。若別人在發洩,你跟著走,那就真的不值當,成了“傻子”。

07

溝通也是看需求的。其實人類共通的需求從古至今,無非就那些,作者教了一個辦法:可以把需求列出清單,然後再去相對應匹配。比如說:有人需要手機、需要遊戲。這些東西古代沒有,都照樣過來了,所以當現代人提出的時候,手機和遊戲是真正的需求嗎?不是。那是什麼?是對新事物的探索?是需要快樂?還是其它更深層的心理需求?

08

為了營造安全的溝通氛圍,需要塑造雙方共同的目的,也就是結合第五點裡說到的,溝通的目的遠遠不止一個,一定記住。是雙方的,比如上下級之間、情侶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

09

學會標註對方的情感。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溝通的過程中,尤其對方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你可以試著把對方的情緒描述出來,比如:“我知道你因為xxx特別著急”、“你這會兒看起來很生氣”。其實這是在探對方的情緒狀態,對方即使很氣憤的時候也會感覺到你看見了他的情緒,會慢慢試著平靜下來。書裡還舉了《掌控談話》中的一個案例,反恐專家正是用了這一招,才讓恐怖分子慢慢軟化,卸下盔甲、投降。

10

好的溝通可以提升決策影響力。但在工作中,尤其是“頭腦風暴”的會議中,並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想就去開會。每個人必須有獨立的思考方案,哪怕不完整,也沒事。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別人提出的一件,不要著急評價,更不要立刻否認

附上作者推薦的書單: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單身的“難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