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我成了一個怨婦,隨之而來的是情緒變壞了,人變醜了,身體變差了。
於是我思考,《圍城》中所說的“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婚姻的問題,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如果脫離這段婚姻,開啟下一段婚姻我會變得更好嗎?
直到我看了《親密關係》才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城裡人都想出來”。只要你懂得經營,城裡的生活也會很幸福。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會這樣,覺得伴侶這兒也不好,那兒也不好,如果能按照我們的想法改變一下,那就太好了。於是各種看不上,各種數落。
如果你跟我一樣,婚姻生活已經到了一地雞毛,相互傷害的階段,甚至對婚姻感到絕望,說明我們對伴侶的要求太高了,把自己的幸福全部寄託在伴侶身上了。
那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懂得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靈魂和思想。包括你的孩子,不能因為TA是你的孩子或你的伴侶,就要承受你強加的思想包袱。
英國詩人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子女尚且如此,更何況伴侶了。
其次,我們要正確看待需求。
《親密關係》告訴我們: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所作所為,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讓某些需求得到滿足。我們追求或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人陪伴、照顧、瞭解、支援、接受、讚賞、撫摸和相擁而眠……
但是若我們相信,我們所需要的快樂、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許多事物,都要經由別人來實現的話,這就成為一個大問題了。
英國前王妃戴安娜,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100位最重要的人”之一,這麼受人愛戴的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生活卻過得不幸福。眾所周知,查爾斯的感情都給了另一個女人--卡米拉。
在這段關係中,如果戴安娜王妃能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或許就不會生活得那麼痛苦,甚至一度患上“神經性暴食症”。
如果她想要追求幸福的婚姻,那就需要考慮一下目前這個物件是不是還適合自己;如果她想要維持現有的王妃頭銜,那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過度受到干擾。
所以,你看到問題了嗎?所有我們想要實現的,都要靠自己。當我們在思想和情感上獨立了,就不會過多地要求伴侶改變,也就不會有太多求而不得的煩惱。
然後,懂得溝通,注意方法。
當你感到受傷時,一定要讓對方知道,直接說出原因和感受,而不要拐彎抹角地讓對方去猜。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這首《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已經說到了我們的痛處。所以,女同胞們,勇於表達心中所想,不要等著 伴侶猜中你的想法,等待的過程很消耗感情。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溝通。
先問下自己,你希望別人如何跟你說話?是命令、指責、批評、吼叫、挖苦等等一系列讓你感覺不舒服的方式?如果這讓你意識到你也在用類似的方式跟家人溝通,那你就要改改了。
語言帶來的負能量和傷害,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導致各種矛盾、衝突,破壞關係......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生活裡80%的不順都是溝通的問題。我們要避免使用4種暴力語言:過分診斷、否認與否定、命令與威脅、應該。
一個簡單的句式告訴你如何做到非暴力溝通:我看見……我感覺……我需要……你可不可以……
凡事先說觀察到的事實,然後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別人能對你有同理心。
接下來不要忘記關注自己的“需要”,最後用委婉的語氣給對方提請求:你可不可以做出什麼樣的具體改變?
總結為溝通的四要素就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有一對夫妻,結婚39年,他們在金錢問題上經常有衝突。
結婚半年之內妻子就兩次刷爆了信用卡,還欠了一些小額貸款。在那之後丈夫就很少給妻子打錢,限制妻子消費,他們為了這個事爭吵了幾十年。
妻子說:你不想讓我花任何的錢。
丈夫說:你太荒謬了。
妻子說:你跟你爸一個德行,捨不得花錢。
丈夫說:你對錢完全不負責任。
那用非暴力溝通的句式,丈夫可以怎麼說呢,比如這樣:
“我看到你已經兩次刷爆信用卡了,這我感覺有點焦慮,因為我覺得自己需要在經濟上保護整個家庭,我需要你能夠明白這一點,你可不可以在以後買東西的時候,對一些不必要的物品就不要再買了,好嗎?”
這個請求就是告訴對方,為了改善,我們希望他去做什麼。
在電影《失戀33天》中,有一個著名的片段,老太太感慨:
你們現在的年輕人,東西壞了總想換掉,我們那個年代只想著修。就像買了臺電冰箱,保修期一年,你嫁了個人還能要求他一輩子不出問題啊?出了問題就修嘛。
你以為我們走到今天,靠的是親親熱熱歡歡喜喜?我們也有過急風暴雨的時候,可我們走過來了,一塊兒生活了一輩子。
婚姻生活需要經營,核心其實在於我們自己,我們要努力讓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感覺到舒服,而且還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想要建立一段長久的親密關係,我們需要投入、溝通,還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