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1890年,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書《心理學原理》中寫道:

“如果可行,對一個人最殘忍的懲罰莫過如此:給他自由,讓他在社會上逍遊,卻又視之如無物,完全不給他絲毫的關注。當他出現時,其他的人甚至都不願稍稍側身示意;當他講話時,無人迴應,也無人在意他的任何舉止。如果我們周圍每一個人見到我們時都視若無睹,根本就忽略我們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們心裡就會充滿憤怒,我們就能感覺到一種強烈而又莫名的絕望,相對於這種折磨,殘酷的體罰將變成一種解脫。”

事實上,這段對人性心理剖析的話,可以理解為,這是我們對自己當下所處的身份的焦慮。

因為身份的高低決定了人情冷暖,當我們身處高位時,他人都笑顏逢迎,給予尊敬,而當我們失敗的時候,那麼面對的通常都是幸災樂禍或者說人走茶涼了。

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不斷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或者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又或者擔憂自己當下所處的社會等級過於平庸。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焦慮呢?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他的書《身份的焦慮》進行了詳細的剖析,他認為引起身份的焦慮主要源於以下5個原因:

1.愛的渴求!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深表贊同,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其實是內心深處渴求被人賞識”。

為什麼這種源於愛的渴求會是身份焦慮的原因之一呢?

當然,或許會有人說,只要我不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內心深處認可自己就可以了,我對自身有著清醒的認知,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這話雖然沒錯,也的確可以減少對身份的焦慮。

但是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我們對自己特性和品質的認識總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評價中飄忽不定。一會兒覺得自己聰明機巧、幽默風趣、一言九鼎,一會兒又覺得自己蠢笨如牛、了無情趣、一錢不值,在這種搖擺無定的情況下,我們對自身價值的判斷完全受制於社會的態度——若得褒揚,我們就會感覺良好;反之,則痛不欲生。彷彿我們對他人的情感負有虧欠似的。”

2.勢利的傾向!

這裡的勢利主要指的是社會的精英階層或者說比我們過得好的人,對我們所抱有的一種勢利的態度。

比如,社會上某些人會自認為高人一等,他們會討好比他們厲害的人,而瞧不起或者成心矮化比他們過得差的人。

其實,這些勢利的人,他們的傲慢,背後藏著的無非就是恐懼,很多時候都是源於他們總是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因此才要想方設法讓別人覺得他不如自己。

在這種勢利的社會,或者說勢利的群體或價值觀中,身份的低下,所帶給一個人的痛苦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所遭受的痛苦。

3.過度的期望!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東西,當我們需要為生存而努力時,我們會拼命去解決生存的問題;而當我們不再需要擔憂溫飽問題後,我們又會想得到更多。

比如這本書作者所提到的,雖然在當代社會,科技知識的突飛猛進,財富的增加,消費用品已經極度豐富了,但令人困惑的是,“隨之而來的竟然是一種揮之不去且愈顯強烈的‘一無所有’的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的恐懼!”

另一方面,源於人的自私心理,這種心理表現為希望自己過得比身邊的人好,而這種對比,往往是和那些我們覺得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進行的對比。

比如這本書中所提到的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但我們並不會因此而妒恨每一個比我們優越的人,這就是嫉妒的特別之處。有些人的生活勝過我們千倍萬倍,但我們能心安無事;而另一些人一丁點的成功卻能讓我們耿耿於懷,寢食不安。我們妒嫉的只是和我們處在同一層次的人,即我們的比照群體。世上最難忍受的大概就是我們最親近的朋友比我們成功。”

4.精英崇拜

這種崇拜心理,往往體現在對貧窮的理解和認知上,比如,在當代社會中,很多時候,個人的財富幾乎成了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另一方面,在精英社會中,財富往往是一個人優秀的象徵,富人不僅富有,而且就是比別人優秀,他們會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相當的才幹,是不可能獲得一份高聲望、高薪酬的職位。

當然,事實上,也有不少不良的商人昧著良心去獲取財富的,這裡暫且不談。

此外,在精英社會中,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更體現在精神層面上,很多時候,往往會認為貧窮就是一種羞辱。

5.制約因素

一方面,在工作上,金字塔式的結構,越往上,意味著身份越高,收入也就越高,自然而然,我們都想爬上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對於如何爬上頂尖,或者說我們對於成功所需的能力,很難進行把握,因而我們很容易會被迫處於一種屈從和焦慮的狀態中。

對於身份的焦慮,該如何緩解?

作家阿蘭·德波頓在他的書中也提出了5種建設性的解決方法:

1.哲學

實際上,這種身份的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我們總是渴望得到他人對我們懷有的積極的評價。

這種評價主要在兩方面對我們非常重要,一方面是物質方面的,可以理解為擔心社會對我們遺棄能夠給我們帶來物質方面的缺乏和危險。

另一方面是精神層面的,很多時候,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旦他人停止對我們表示尊重,我們就很難對自己繼續懷有信心。

而哲學,關注的正是後者,作者所提到的哲學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也可以稱之為遁世哲學,也即面對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我們先對其進行合理性分析,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認可自身的價值,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讚揚或譴責。

正如叔本華曾說過的:“只有擊中目標的譴責才能使我們受到傷害。一個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應該受到某種譴責,那麼他可以滿懷把握地對此不屑一顧。”

2.藝術

事實上,在個人成長中,工作失敗或者說創業失敗雖說會給我們帶來物質方面的損失,但其實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焦慮和壓力。

正如本書作者所提到的“工作失敗本身固然可怕,但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一旦失敗,就會受到他人苛刻的品頭論足,失敗也不會變得如此恐怖。我們除了懼怕失敗所導致的物質損失之外,還懼怕世人對待失敗的毫不寬容的態度,即世人傾向於把那些在事業上沒有取得成功的人稱為‘輸家’”。

而解決這種焦慮的方法之一就是看一些有意義的悲劇藝術作品,因為這些藝術作品可以引導我們探究失敗的根源,在探求的過程中,對實際情況瞭解越多,我們就會更易於理解他人,原諒他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身份的焦慮。

3.理解身份的焦慮!

事實上,只要有慾望存在,焦慮和壓力就永遠不會消失,“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

比如,某段時間,我們特別喜歡某樣東西,而且很想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們就會很揪心,甚至每天都惦記著,然而,很多時候,一旦得到之後,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停止喜歡它。

我們需要明白這一點,所以日常生活中,在面對自己的購買慾望時,可以用這一點提醒自己,儘量避免受到各種廣告的刺激,買了並非很有必要的東西回來。

而回到身份的焦慮這一問題上,上述的觀點並不是說要我們努力地去克服焦慮,或者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慾望,而是在出現焦慮或慾望的時候,要理解這一點,這樣就能很大程度降低受害的感覺和困惑的感覺,能理性地面對問題。

4.基督教

說到這裡,作者並不是要讓我們去信教,而是要培養一種信念,這種信念要我們時常思考關於生死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調節,透過思考死亡來使得我們的追求減少世俗的成分,而增加精神的內容。

這一點和阿圖·葛文徳的《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這本書中的某些觀點類似。

也就是,當你覺得生死有度,生命無常,不知道意外會何時發生的時候,你的關注點會轉向此時此地,放在日常生活的愉悅和最親近的人身上。

此外,我們還可以透過旅遊,去感受世界的廣闊無垠,或者在藝術作品中感悟,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寧靜。

5.波希米亞

作者在本書中所說的波希米亞,其實是泛指一群關注精神追求遠多於物質追求的人。

這一群人“堅稱即使他們缺乏外表的體面,他們依然因為奉獻精神,而應該享有最高的榮譽,因為他們具備良好的倫理意識以及感悟世界和表達思想的能力。”

波希米亞這一群人的價值觀中,金錢並不能賦予一個人榮譽,對於失敗和成功,他們有自身的認知和評判標準。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自身的價值觀受到不良的影響,他們對於社交會特別慎重,“堅持不懈地選擇性情相投的人組成一個交往的小圈子,而拒絕接受那種自然而然地落在他們頭上的生活方式”。

但是,由於這一類人極端關注精神需求,以至於對現實事物沒有足夠重視,在對物質生活上的思考所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少,所以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得不異常辛苦地尋求賴以養家餬口的途徑。

因此,並不是說要我們完全像他們那樣生活,而是參考和借鑑他們的注重精神追求的品質,在當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或許我們不能完全杜絕他人對我們的不良評價,但我們可以透過認識和深入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清楚自身價值所在,從而減少這種對身份的焦慮。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有一種委屈叫無法言語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