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友友發了這樣的帖子:
人一但有了隔閡,就再也走不遠了,世界上只有和好,沒有如初。
熱情耗盡,只剩冷漠。在細節中崩潰,在失望中放手。
看過後第一反應是什麼?是認同?還是反對?
我 的觀點是反對。為什麼反對?
01首先,我們來看這句話意指感情的機率很大,因為友情和親情不會出現這樣的感悟。男女的情感在生活裡的比重已經佔到了70%。
這句話明顯體現了兩人已經相處有一段時間,在細節中崩潰,在失望中放手。這是相處中一點一點積聚的,從最初的情濃,平淡,到互相的厭倦崩潰,這是典型的情感變化。
從他發的這個帖子來看,他想放手,不想再繼續下去。因為耗盡了熱情,這說明兩個人的感情基礎並不牢固,用熱情來支撐這段感情,那麼熱情散去很快就會分手。這也說明現在飲食男女快餐式的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是個人的三觀不同?還是社會的進步?為什麼之前的長情和留戀在這個時代很難看到!
男女相見產生一點好感立馬住到了一起,還沒怎麼了解就捆綁到一起,發現彼此不合適呢馬上就分手,沒有一絲留戀,更不會考慮道德倫理。羞恥觀和知慚有愧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的字典裡幾乎找不到。
02其次,當彼此雙方厭倦了這段感情,不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隻看見對方的冷漠、自私、厭煩、無理取鬧,卻不曾想當初兩個人好的時候她(他)就是這個樣子啊,為什麼當初那麼喜歡?現在這麼厭煩?
一段關係裡的兩個人,出了問題是兩個人的事情,怎麼能把問題都推到對方的身上,在細節中崩潰,在日常相處中,因為之前的快速相戀沒來得及看清對方的生活習慣和缺點,激情來了不顧一切,用那點熱情支撐了一段時間,總有降溫的時候,那個時候也就涼涼了。
父母的教育也存在問題:他們只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除了學習別的都不重要,只看孩子一路成長的學習成績,在思想上很少能正確引導。真是除了學習其餘的都不重要嗎?
父母對孩子的寵溺真的就差去月亮上摘星星了。
顛倒的三觀分不清網路世界的虛擬和真實,更是讓他們分不清真假對錯。
任性而為,不計後果。
03一段關係破裂之後不是想著彌補而是發這樣的毒雞湯,自怨自艾。
聰明的人是這樣的做的:
發現彼此有了隔閡不是想著計較,而是想辦法修補這才是對的。
比如你家院牆已經開裂,你不修在那裡抱怨,明明自己有不對的地方還埋怨錯誤都是別人的。眼睜睜地看著牆體縫隙越裂越寬,最後坍塌。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出了問題不找自己的原因,總是認為對方不對,總想改變對方,讓其聽從你的安排,怎麼可能?
兩個人的世界裡寬容、信任、理解很重要的。
出了問題要及時地溝通,共同找出解決的方法。
多想想當初的美好,多想對方的優點。
不要老是想著分開了還有更好更適合自己的。這是假象,你以為你和他(她)不合適,和別人難道就合適嗎?人是有共性的。總想著讓別人善待順從自己,時間久了誰也做不到。
僅僅靠那點熱情是走不長久的。人是多,只是按照你的要求的人這個世界根本沒有。
還是早點醒來,不要做不切實際的幻想,改變自己把當下的日子過好,珍惜當下才是對的。及時止損不是讓你們分開,是讓你及時改變自己錯誤的觀點和行為,做個生活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