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人類作為一種趨利避害的生物,總在追求著幸福的最大化,彷彿幸福是光明,缺陷就是黑暗,正如一枚硬幣的兩個面,是矛盾的統一體。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有幸福的地方就有缺陷,正是由於幸福和缺陷的相伴存在,才給了我們追求幸福的動力。

  面對缺陷,我們首先要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決定著人們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和對幸福內涵的完整認識。價值觀的培養要從小做起,特別是從其形成關鍵階段的青年人做起。我們的教材中就有不少正確面對缺陷的例子,比如,蘇軾仕途坎坷而壯心不已,蒲松齡面對落第卻發奮創作,曹雪芹處境艱難仍不輟筆耕。這些偉大的人物面對缺陷,不是諱莫如深,不是退縮不前,而是坦然接受缺陷帶給他們的一切,不渝地追求著人生的理想和價值,他們幸福嗎?可他們還擁有著缺陷。他們不幸嗎?可他們確實體味著幸福。

  引導轉變觀念,建立疏導機制,落實法律法規是解決心理的問題核心。首先,是轉變觀念,改變傳統觀念中心理問題不敢、不願、不想就醫的障礙,這就需要加強宣傳,不但要給病患積極的暗示,鼓勵就醫,也要讓其他人改變對心理患者的歧視,給他們包容和關懷。其次,是建立疏導機制,全方位建立心理疏導熱線、心理諮詢室、情緒宣洩室,讓心理諮詢進入社群、街道,打破心理諮詢阻礙。最後,要落實法律法規,要將法律的規定落實到行動上來,真正實現將心理缺陷人群納入依法治療治理的軌道上來的藍圖。

  專業隊伍,社會組織,全民參與是解決心理問題的保障。心理問題的治療歸根結底需要專業知識和專業人才的保障,專業隊伍的專業性和靈活性,給解決心理問題帶來了新的方式和途徑。比如,“火紅綢帶心理援助行動”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志願參與的專家組織起來,給災區帶去了溫暖,紅綢帶的心理暗示讓他們走到哪裡,希望就帶到哪裡,此時的希望就是幸福。不僅如此,隨著網路的全民覆蓋,網路也成為傳播愛心的平臺,前陣子微博就颳起了“冰桶實驗”的旋風,這種娛樂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也給我們解決心理問題帶來啟示,利用先進的網路媒體讓全民參與到解決心理問題的隊伍中來,此時的關注就是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麼?誰都無法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我想,幸福是直面缺陷的勇氣,幸福是缺陷被理解的溫暖,幸福又是缺陷被關愛的感動。幸福就是用力擁抱缺陷,共同奔向未來的希望!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成年人最基本的素養,是能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