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課程主要內容是心理資本的內涵,包括希望、效能感、韌性、樂觀;老師的授課方式非常引人入勝,提出概念之後用一個個的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概念,同時老師也總結了一些她的人生經驗,我把他們梳理出來,雖然沒有參與課程學習領會得深刻,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世事,在某一些時候,相信我們可以領會。
關老師語錄:每一句語錄的背後,都是無數的故事和成長的領悟,是一份智慧!
1、但凡強烈的情緒反應背後都有故事;
2、行為的改變是根的改變,最為重要;
3、心想事成永遠是美好的祝願,心想事不成是常態;
4、希望的三有狀態:有目標、有途徑、有動力感
5、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6、人不能沒有制衡,那樣會產生膨脹
7、分清責任,自己做的事都是自己選擇的,自己負責
8、許多事到了極致之後才是拼天賦,許多事靠努力就能戰勝許多人
9、惠人的目標更有激勵作用;利己的目標有侷限性,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無聊很短暫,痛苦很長久。
10、孩子沒有取悅父母的功能,不應為父母所操控。
11、快樂靠做事情獲得
12、幸福是一種智慧,一種能力;人不是因為擁有得少而不幸福,是因為適應而不幸福。
13、懂得感恩,服務他人(助人)的人是幸福的
14、利他行為有助於調節情緒
15、真正的樂觀是基於現實的樂觀,阿Q精神的樂觀是一種虛的樂觀。
今天老師透過的她自身的效能感的發展,讓我們認識和理解效能感,簡單來講就是一種自信,具有接受挑戰以及努力成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具有能力。中午與老師吃飯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師很客觀地說,積極關注和高效能感確實是她的天賦,我們許多人如果不具備這類特質,我們如何去塑造這個品質。老師啟發說,首先還是需要先接納自己,看到自己的優勢,因為我發展到現在,我的優勢一定起到很大的作用;其次,我強行去塑造是會很消耗資源的,那麼許多時候我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讓身邊的人知道我的特質。
透過老師的啟發,我意識到,人是動態的,不斷成長的,我需要先從認知層面去改變自己一些觀念。比如我經常自我暗示,英語很難,綜合考試很難,面對這樣的信念,我確實下定了很大的決心要攻克,但是過去已經消耗了我巨大的心理和身體能量,並且結果也不理想。從今天課堂開始,我就思考著對這次考試的學習一個積極的賦意:英語是一門非常有用的工具,熟練掌握之後我的水平肯定提高了許多,我可以看文獻,可以看原文,可以用外語交流,可以到世界各地去遊玩工作和學習;每一天的學習,都在給自己掃盲,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事。關於心理學的學習,今天老師3次強調,她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效能感,她認為來源於她紮實的理論基礎,如今透過複習,我可以更加紮實我的理論知識,為今後打基礎,我很開心有這樣讓我自己系統學習的機會和動力;我對於學習不擅長,老師今天說輔導孩子學習的案例,她說學習都是有方法可循的,困難的背後是資源,我可以有意識的透過這次的備考學習,講自己的學習能力做一個提升。所以總結來說,我的整個備考過程都是非常積極有意義的,它是引領我真正進入心理學專業領域的重要一步,我相信自己的韌性,是可以走得好的。
昨天剛制定的目標,今天就遇到挑戰了。晚上和娃溝通完假期學習安排和激勵機制後已經很晚,我很想把今天的課程筆記整理成思維導圖,目測了一下再寫小文章晚上又要很晚了。明天是計劃執行的第一天,我不想第一天就執行不好,心裡一直在繼續和暫停中搖擺,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完成今天的目標。明天有一整天的時間,我是有機會去創造的。所以雖然現在已經是凌晨0:58分,我也完成了今天的既定目標。
改變從當下開始,很快可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