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你的拖延症是不是很嚴重?你在職場上或者家庭關係當中遇到了很多的麻煩卻無能為力改變?你是否總是太在意自己害怕出錯出糗,或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否一直想要改變,但是卻始終停滯不前,陷入深深的自責愧疚當中?

如果你遇到上面的等等問題,那麼請看這本給大家分享的書,名字叫《了不起的我》,作者是 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陳海賢,在浙大工作過,他這本書裡面一共分為五章,每一章都是有關於心理改變的方面,以及應對的策略。

本書是從橫向的自我和縱向的人際分別上面進行分析和闡述,主要是自己如何做出改變?如何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改變的方法,為什麼要改變呢?是要創造新經驗和擺脫舊有的經驗。我們每個人都是騎在大騎在“自我”大象上的,大象是不願意改變的,我們騎在大象上面,是需要控制馴服這頭大象的,首先要先看清自我限制的規則,第二是要邁出改變的第一步,從近處從小處著眼和左手,第三是要讓我們自己的行為成為我們的習慣。也就是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如果改變的話,我們需要找到我們改變所對應的原生動力,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付出艱辛和努力,但是改變之後所得到的成就是足以讓我們去有這個動力去改變。書中講要達成“了不起的我”這一目標,就像一條河一樣,要有改變的動力,就是要有源頭,而且要有改變的目標和方向,就是河道,最後就是要付諸行動,那麼就是河流的走向。

推動思維的境況,我們經常遇到錯誤,然後把錯誤都歸咎於自己或他人,從而產生出了焦慮,我們該怎麼改變這些思維呢?思維是因為心智的桎梏,思維分為僵化,固定的思維,應該的思維和絕對化的思維。其中講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控制兩分法——有些事情是我們能夠控制到的,而我們大部分人所在意的是我們不能控制的方面,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需要我們擴充套件我們自己思維的彈性,從而產生改變的動力。

​在各式各樣的關係當中,我們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書裡面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就像三角畫一樣,我們不願意做痛苦的“夾心人”,因為任何的關係都能歸納為產生矛盾的兩方,而如何破解就需要第三方的幫助。雖然三角形本質是穩定的,但是如果過於依賴,就會成為三角形的頂點,不僅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所以我們不要互相指責,也不要指責自己,而要在成熟當中去建立我們自己的關係

​我們該如何走出自己人生的瓶頸呢?就是要向蟬脫殼一樣,蛇蛻皮一樣,把自己舊有的都丟掉換取自己的新生。一場暴風雨過後,第一棵樹在暴風雨過後仍然屹立不倒,毫髮無損,第二棵樹有了一些許的傷痕,慢慢地恢復,而第三棵樹樹枝折斷軀幹破損,但開春了就從破損的地方長出了新枝,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向第三棵樹一樣既要無懼暴風雨,也就是改變,也要在改變當中成長,而不能沉淪。

​我們有了我們自己的改變,我們拿出了實際的行動,找尋到了相互之間的關係和人生的意義,目標和理想。方法論有了,接下來就是繪製我們人生的地圖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三個階段,也就是少年,中年和老年在這三個階段當中,我們需要學會突破自己的中心,確立身份的認同,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要去思考,如果到了老年,我們該會如何總結我們自己的一生,或者說我們在這一時刻所作所為,在老年的時候,回望這一刻,該如何評判我們?

​ 這本書裡面引用了很多的裡面涉及了佛學的思想,心理學的思想以及哲學的思想,相信大家能在這本書當中獲益匪淺。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拜託大家幫忙給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