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閱讀前記得點“關注”哦~

我第一時間問她開不開離婚party,開的話我絕對跨城參加。她說不開party了,就享受現在戀愛的感覺就好了。

我覺得太好了,跟她說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寫下來,題目就叫:“我弟媳為了談戀愛,把婚給離了。”

我給大家講講這件事的始末,提供一個關於婚戀的新的解題思路

弟弟呢我們就叫他小春,弟媳呢我們就叫她建寧好了。

小春是我姑姑家的獨生子,我應該叫他表弟

由於我比他就大了18天,關係一直比較近。所以我們從小就直接稱呼名字或者姐姐弟弟,省略了那個顯得疏遠的表字。

小春的婚戀之路一直非常坎坷,其中最大的坎,就是他媽媽我姑姑本人了

每一人任女朋友跟小春分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他媽媽。而這次建寧跟小春離婚的原因還是一樣。

說真的,建寧和小春能在一起,結婚、生下可愛的女兒,特別不容易

我一路看過來,很客觀地說,小春找到建寧這樣的老婆,真的是燒高香了。

他們倆是高中同學,十幾歲開始談戀愛。那時候的小春叛逆衝動,是個非常不成熟的大男孩。

唯一的優點就是長相白淨,本性比較善良,容易招女孩喜歡。

建寧呢,瘦瘦高高,標準的瓜子臉,人很聰明,也不缺人追。

我們都經常開玩笑問建寧,怎麼會這麼不開眼看上小春。不過感情這個東西就是這樣,有的人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生活工作不穩定的那些年,建寧跟著小春,嘗試過很多工作,甚至跟著小春去工地也呆過,人曬得很黑住的條件很差,也沒怕吃苦的

中間因為小春和小春媽媽的原因,他們倆分了一次手。

小春跟另外一個女孩談了戀愛,又被小春媽媽作來作去搞分手了。分手時候那個女孩哭著對小春說:就因為你有個這樣的一個媽,我也不能跟你在一起了

小春頹廢了一段時間,跟建寧又有了聯絡。兩個人聊了很多之前沒有聊過的交心話,小春覺得自己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

隨著觀察和了解,建寧覺得小春確實改變了很多。

小春是真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承認自己也討厭媽媽對自己情感的干涉,願意發生問題會和建寧在一起共同面對。本來就有感情基礎的兩個人,選擇了複合

後來,小春和父母一道去了建寧家道歉,建寧的父母最終尊重了女兒的意願,接納了小春和建寧重新在一起的事情。

小春和建寧的婚禮上,建寧的爸爸黑著臉給了十萬塊和一輛車做嫁妝。畢竟再不滿意女婿,也不能虧待了自己的女兒。

婚後的小春一改往日的吊兒郎當,也開始努力工作,為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建寧肚子裡的寶寶,很努力很努力地做一個負責任的丈夫和爸爸。

他跟朋友一起做起了室內裝修的工作,從不偷工減料,對客戶也十分負責。

我聽老家一個親戚說,小春跟小春爸爸一起去給他做專案,小春爸爸弄不好的地方就湊活了事,還拒不承擔責任。

但是小春就完全不一樣,很有年輕人的擔當。沒弄好的地方第一時間檢查,承認問題趕快修改,絕不推卸責任

建寧婚後在自己新的家庭裡,也做出了很大改變。

她很理解和包容小春,對孩子也極其有耐心。從孩子出生後幾乎就沒有睡過整夜覺,因為半夜孩子愛踢被子,她總要起來給孩子蓋一遍才能安心去睡。

我第一次去他們家吃飯的時候,被建寧的一手好廚藝驚到了,她說這都是結婚後慢慢鍛煉出來的。

小春在改變,建寧在改變,兩個人都朝著更幸福、更美好的方向,在努力改變著。唯一不變的,還是那個喜歡作來作去的小春媽媽。

任何事情她總想摻和一下,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她總要潑一下冷水。

然後跟你說,別出去了,外邊太亂了,在家待著多好。

小春媽媽做這種事情的例子,一年最少也得有個十幾次吧。我這種不怎麼回老家的侄女都經歷過,更別說作為兒媳婦的建寧了。

小春也知道,平時婆媳吵架都是他媽媽的問題,但他總覺得自己是獨生子,就算再生氣總不能斷絕關係吧,所以只好兩頭勸

跟媽媽說找到建寧是自己的福氣,讓媽媽不要再這樣了。

跟建寧就說你可以不管她,我總不能不要媽媽,所以你稍微擔待一下。

但是擔待這事,再好脾氣的人,也不能永遠擔待吧。

如果前面那個例子只是個開胃菜,那後面的例子就是散夥飯。建寧跟我講過幾個小春媽媽的事情,聽得我都想趕快

(一)

小春爸媽跟小春夫婦以前住樓上樓下,因為住得近,建寧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小春爸媽會下來一起照看。

白天小春不在,小春媽會煮點粥給建寧,跟建寧接力哄一會兒孩子。

晚上就各回各家,畢竟孩子睡著了,除了喂夜奶不需要人幫忙,而且年輕人睡覺穿得少,怕會尷尬。

結果,睡眠比較輕的建寧,總隱隱約約覺得半夜有人進到了臥室

直到一個晚上,她被一陣像唸咒一樣的聲音和人影,嚇得驚醒坐起

午夜12點多,小春媽媽不知道什麼時候從樓上開門進入小春和建寧家,此刻正在建寧床邊對著熟睡的孩子,邊拍打邊發出”奧,奧,“的哄逗聲。

這個事件以後,建寧讓小春跟婆婆說了一下,半夜不要來拍打鬨孩子,想看孩子白天來就行,不然晚上太嚇人了。

說完,婆婆就作天作地鬧得鄰里皆知,哭鬧著說從來沒覺得這樓上樓下之間隔著門,在她心裡這就是一個家。想看孫女是她的權力,她想什麼時候來就可以什麼時候來......

(二)

除了這種矛盾外,小春爸媽幾十年如一日的鬧離婚也很影響小兩口。

每次鬧離婚,總是讓小春夫婦去斷案子。而且小春爸媽吵架厲害的時候,會當著孩子面動手打架大聲對罵髒話,嚇得孩子晚上睡覺做惡夢。

(三)

農村沒有暖氣,生活習慣也有偏差,每次回老家過年孩子都很受罪。

建寧提議孩子小,不然把小春爺爺奶奶和小春爸媽都開車接過來,她動手做年夜飯,一大家子暖暖和和的過年

小春媽媽聽聞立馬大鬧一場,說如果把小春爺爺奶奶接來,她就跟小春斷絕母子關係。靠著斷絕關係的威脅,類似的幾乎所有事情,小春媽媽都成了最後贏家

失望攢多了,僅剩的憐憫也就不夠用了。12月份建寧婆婆來住了幾天,又找事吵了幾次架,最嚴重的一次鬧得很大,婆婆跳著腳去樓道大喊建寧要打死她,引得鄰居都開門觀望。建寧再也不想再忍下去了。

等小春回家,建寧就向小春提出了離婚。

他們倆個都很明白,兩個人不是沒有感情,但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婆婆這道坎。只要建寧是婆婆的兒媳婦一天,婆婆就覺得自己有無上的權力,可以管兒媳婦的一切。

本來離婚的事,小春是堅決不同意的。只是,一來建寧搬出了家裡態度很堅決;二來小春有群沒離過婚的哥們兒,以為離婚特別難,給他出餿主意說去就行,一次肯定離不了。

2020年12月份,《民法典》還沒有頒佈,離婚冷靜期也還沒有實行,小春和建寧帶齊全了證件進了民政局,幾分鐘就把婚離了

看著傻眼的小春,建寧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她說自己早就查好了,帶齊證件寫好協議,雙方自願,離婚一點都不麻煩。

她也知道,小春放不下她,他們兩個的根早就長在了一起,盤根錯節滲入骨血,分是分不開的。

領完離婚證,建寧自己單獨住了沒幾天,小春就上門軟磨硬泡,拿出當時追求建寧的死皮賴臉,把建寧扛回了家。

建寧和小春約定,不去復婚,這樣公婆就再也無權干涉建寧任何事情了。

她終於過上了舒舒服服談戀愛的生活,沒有負擔也沒有枷鎖。兩個人繼續相愛,也繼續共同給女兒滿滿的愛。

現在跟之前的生活,幾乎沒什麼變化,但又有了很大變化。他們不再憑責任和婚姻關係在一起,但卻是為了愛在一起。

我很為建寧感到開心,她比我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成長、成熟了很多。

在建寧和小春的事件裡,離婚,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這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家庭條件還不錯的孃家,沒有一份篤定的情感,不建議這樣去做。

隨著社會的發展,婚戀關係逐漸呈現多樣性

有人願意做不婚族,有人願意做丁克族,有人喜歡異性,也有人喜歡同性,有人願意結婚生子,有人願意單身生育。

像最近的歌手華晨宇與張碧晨未婚共養孩子,也是一種形式。說到底,這是別人個人的選擇,如果雙方都能接受,又不傷害任何人,其實就沒有什麼好批判的。

那些選擇進入婚姻關係的人呢,我也想說,只要進入一段婚姻關係,不可避免會跟對方的家庭之間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絡。

如果有人願意看,我有幾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一)只要距離足夠遠,事情就會足夠少

跟愛人一起過日子尚且會吵架分歧,更何況是年齡思維都差距比較大的父母一輩呢?說什麼拿對方當自己孩子、自己父母,都是看劇學來的話,要想減少爭端,不要生活在一起是鐵律

不否認有兩代人一起相處很好的,但別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那個,主動規避風險是很有必要的。

(二)在擇偶的時候,就先考察清楚

擇偶這件事真的是個技術活,我們買個幾千塊的基金,都要先學習一段時間,瞭解風險、收益、基金經理的跳槽次數......

怎麼到了選擇一生伴侶這件大事上,就那麼不謹慎呢?肯定要先看是不是喜歡的款,再看性格、人品、三觀、能力及父母。

看對方父母當然不是要看他們有沒有錢,而是看父母人品、性格、對待事物的看法態度,因為這些一定會影響到他們的孩子。對父母的要求當然也不用很高,不求先進,但求負責任加沒有控制慾。

(三)統一”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的思想

不必跟秦始皇一樣,讓所有人都統一,只需要你們兩個人自己統一就夠了。

在明確”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才會在過日子的時候,不會總想著你家我家。各自用自己父母能接受的方式,去跟自己的父母溝通你們統一的思想。

順帶影響父母,讓他們自己搞好自己的夫妻關係,不要干涉孩子的夫妻關係,也不要讓孩子來幫他們解決夫妻關係。

(四)各管各家,各找各媽

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兒媳婦和女婿沒有。誰的父母誰主要負責,你的另一半隻能起到幫忙的作用。

人家幫你是人家道德高尚,我們要感激,口頭要感激行動上要回饋,心裡更要記著。

如果因為矛盾或者其他原因,對方就是不想幫這個忙,那也沒什麼好指責的,更不要拿什麼”孝順是天經地義“這套詞來道德綁架。

管自己是權力,管父母(年邁、無自理能力)是義務,管別人(包括另一半)就是管太寬了。

不婚也好,結婚也好,離婚也罷,都不能成為對個人道德品質和能力的判斷。有人覺得婚姻是責任和承諾,有人覺得婚姻是圍城一座。

終其一生,我們也只能為自己的行為和認知付出代價。如果這個世界註定是難以改變的,我願意對個體的自我選擇,報以積極的態度,而不是去打擊批判他。

就像我不會勸任何人結婚或者不婚、生育或者不生育,但如果ta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我只會對ta們說一句,我支援你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會成為那個少數的一天。我希望當我是那個不一樣的人,也會有人對我說:“我支援你。”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讓男人“念念不忘”的,多半是這些“不講理”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