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罵戰,大家各執一詞、針鋒相對、互罵傻叉,不斷地秀下限。為什麼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認知差異會這麼大呢?作家史鐵生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特別政治不正確的話,他說人跟人之間的差別遠遠大於人和豬之間的差別。因為人和豬之間的差別那個是基因上的差異,是可以被量化的,而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認知上的差異,完全無法被預測,你眼裡的理所當然,在他眼裡可能就是不可理喻。

所以為什麼晉惠公看到老百姓沒有米吃,快要餓死的時候,他會問出為什麼他們不吃肉呢?因為我們認知的不同,所以我們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裡的。那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判斷出對方在哪個世界呢?其實人的認知是有不同的層次的,從低到高依次是環境、行為能力、價值觀、身份和願景。

通常只能看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反應,可以大致的判斷出他的認知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層次上。比方說股市大漲而你沒有賺到錢,有的人就會說都是莊家的把戲,他會把這個問題的原因歸咎為外部環境,歸咎為別人的問題,所以它是第一層。但是有的人就會說哎呀太可惜了,我錯過了,我沒有下手。他會把這個原因歸咎為是自己的行為,所以他是第二層。但還有的人會說:都怪我自己研究沒有做透,我下次要努力。他把這個原因歸咎為是自己的能力,這個是第三層。

通常大家如果都處在同樣一個層級,是很難彼此被說服的,只有更高的層級才能夠說服對方。一般在職場上面也經常會看到領導用這種方式來判斷下屬,所以下次當你的領導問你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先思考一下,看一下自己的第一反應是處在哪個層次,然後儘可能努力地做出更高層次的回答。

那麼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遇到了不同的觀點,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努力的去區分到底什麼是事實,而什麼又是觀點。事實是可以被驗證的,而觀點是主觀上的認知。有很多人其實是分不清楚這兩者的,我們可以來做一個測試,姚明很高,請問這個是觀點還是事實呢?其實他是觀點,姚明身高二米二六,這個才叫做事實。你可以認為姚明很高,但是就是有人要覺得姚明他不高,那麼在這個時候就沒有必要再花精力和時間去說服他,因為事實有真假,而觀點沒有對錯。需要做的只是不斷的去驗證事實並且修正自己,這才是一個更加成熟的做法。其實我們很難說服別人,最多就是喚醒。如果這篇文章能夠讓你若有所思的話,那麼我不勝榮幸。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選擇安穩,還是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