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生活中,你會陷入這種進退兩難的境地嗎?

渴望進入愛情或者是婚姻,可每當有人向你示好,你又忍不住拒絕;

眼看工作就到截止日期,你想抓緊完成,卻又擔心自己做不好而遲遲不肯開始;

感情失敗、事業受挫,你想要走出生活的陰霾,可又不願意去做出行動和改變;

……

諸如此類,你常常身處選擇的焦慮或者是痛苦的境遇中。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我們內心存在著衝突。當衝突反覆出現,就會讓我們產生焦慮、恐懼甚至是悲觀的情緒。

卡倫•霍妮一生致力於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研究,也被公認為與阿德勒、榮格、弗洛姆等齊名的西方當代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

他在書籍《我們內心的衝突》中,結合理論和實踐,深刻剖析了諸如上述內心衝突的根源,還為我們提供了自我療愈、解決衝突的辦法。

今天,菸灰缸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本《我們內心的衝突》,讓我們認知自我、重建自信,活出成熟、勇敢、安寧的自己。

內心衝突,就像是一把刀來回切割我們的心

霍妮認為,當有兩種相反的價值觀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就會陷入焦慮和迷茫。

比如,畢業後,是回老家過安穩的生活,還是到大城市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作為職場媽媽,是該在事業中大展身手,還是用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在人際交往中,是該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從外界獲得愉悅感,還是敢於堅持自己的主見?

每當我們在兩個選擇中糾結、猶豫,並始終得不到答案,就會焦慮不已。

菸灰缸也深有體會:內心越是掙扎,我們就越不願意做出選擇,從而陷入一種負面迴圈。

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出一種讓自己掙脫焦慮泥淖的選擇呢?

霍妮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我們被外在虛假的自我矇蔽了。所以,才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

這就好比,本來你是嚮往愛情的,只不過一個人自由慣了,當有人靠近你,你就不自主地遠離;

本來你嚮往闖蕩的生活,可是因為身邊有人告訴你,安穩的生活有多好,你就把自己之前的想法放在腦後。

那我們如何才能走出這種心靈困境呢?

1.建立與自己內心的深度連結,不斷審視自己的內心,從不同側面去剖析自己,逐漸拼湊出一個真實、完整的自我。這樣在做決策時,我們就可以迴歸真實的內心,而不是被虛假的自我所支配。

2.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什麼是相對正確的,能夠理性、客觀地給出結論,才是一種終身受益的生存能力。

3.擁有內在的力量與足夠的獨立性,霍妮認為,一個人做出選擇就有一個關鍵前提是,他願意對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這就要求他具有內在的力量與獨立性。

菸灰缸也覺得,與其處在一種難以取捨的心理困境中,不如給予自己堅定的力量,大膽決策,才能走出內心衝突的折磨。

因為恐懼而自我逃避,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蒙田曾說過:誰恐懼,誰就要受折磨,並且已經受著他的恐懼的折磨。

生活中,我們越是去逃避那些恐懼的事,就越是被恐懼所折磨。

我們為什麼會恐懼一些事呢?

霍妮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想要維護自己心中那個理想化的形象。

比如,有一個人想要寫出一篇讓所有人驚豔的好文章。他好不容易想出一個好點子,又覺得別人也可能有和自己差不多的想法。

於是,他又想著自己要超越對方,那就需要寫一篇更加精彩的文章。

如此翻來覆去幾個來回的心理鬥爭,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又不夠自信,害怕別人會嘲笑他。

最終的結果就是,他變得無法正常思考,就算原先確實有個好點子,他也很難落到紙上。

霍妮告訴我們,理想化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形象不被破壞,便拒絕了一件事情的開始。

菸灰缸身邊也有這樣逃避生活的人:

不敢開啟一段戀情,只是因為在之前的感情中被對方傷害過,就殘忍地割捨了自己幸福快樂的權利;

因為在之前工作彙報時出現過紕漏,當再次面對彙報,就一直忐忑不安,甚至一直拖延著,不去寫彙報文字。

就像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說的:沒有希望就沒有恐懼,沒有恐懼也就沒有希望。

因為恐懼戀情失敗、害怕工作受挫,就避免開始,確實是躲避了煩惱,但也失去了遇見美好和成功的可能。

菸灰缸覺得,想要走出恐懼,主要在於摒棄對理想自我和完美結果的期待。

一是,要承認自己不完美,放棄對完美結局的執念。當我們不再追求完美,對開始的恐懼也就減少了一大半,才能真正做到用正確心態面對生活。

二是,要學會接納不確定性,坦然接納所有結果。

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對不確定的外部世界,給予自己強大的力量,營造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逃避無用,勇敢面對,打破安放恐懼的籠子,才是瓦解恐懼的權宜之計。

悲觀絕望,只會讓你越來越失去生活的勇氣

生活中,我們在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困境。

戀愛失敗、婚姻破裂、事業受挫等等,都會讓我們感到悲觀、失望。

可是,同樣面對失戀,有人就能快速恢復,有人卻很久都走不出來;同樣是面對失敗,有人能迅速重振旗鼓,有人因此而自甘墮落。

這是為什麼呢?

霍妮認為,真正讓人無法渡過生活難關的,是我們自己絕望的心態。

其實,很多時候,事情並沒有步入絕境,只是我們被自己的悲觀失望情緒打敗了,進而失去了自信和生活的動力。

契訶夫的戲劇《櫻桃園》裡面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家庭,債臺高築。為了還債,他們只好把祖傳的櫻桃莊園拿出來拍賣。要離開心愛的莊園,他們無比傷心絕望。

這時候,一個顧問建議他們把櫻桃園裡的樹砍光,然後蓋別墅出租,再用這些錢付銀行借款利息,這樣櫻桃園就可以儲存下來。

這當然是個解決問題的好點子。

可是,這家人只是一味地沉浸傷心難過。雖然聽完這個建議,但他們還是絕望地問“難道沒有人能幫助我們嗎?”

霍妮覺得,對生活悲觀失望的人,只要稍微改變一下生活方式,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可他們偏要選擇以絕望心態去面對生活,這才是他們陷入絕境的原因。

周國平也曾說過:外在的事情再悲傷,如果我們不把它當成問題,它就不會影響到我們。

菸灰缸覺得,心態不一樣,狀態不一樣,行動也就不一樣。

當我們被悲觀情緒左右,只會感到失意和落魄。只有當我們能夠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才能把自己從失落的情緒中解救出來,才能看到事情的轉機。

面對焦慮、逃避和失望,只有我們自己能救贖自己

羅曼·羅蘭曾說: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傷上在都標示著前進的一步。

面對焦慮、逃避和失望,只有我們自己能救贖自己。

那我們該如何做呢?霍妮給了我們三個建議。

1.承認衝突的存在,是一種寶貴的才能。

霍妮透過研究發現,一個人越是對抗內心的衝突,他就越會筋疲力盡。當他能夠承認衝突的存在,正視衝突並努力尋找解決方法,才能獲得內心的自由。

菸灰缸也覺得,焦慮、逃避和失望,就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

學會感知並接納內心的衝突,允許自己焦慮,允許自己逃避,允許自己悲傷。

當我們能夠坦然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與它們和平共處。

當我們能夠坦誠面對自己,不指責自己,才能積極地尋求解決之道。

2.遇到衝突,要拿出勇氣去面對

三毛曾說過:當我們面對一個害怕的人、一樁恐懼的事、一份使人不安的心境時,唯一克服這些感覺的方法,就是勇敢的去面對。

壓制內心的衝突,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只能不斷消耗自己。

霍妮告訴我們,一個人必須願意對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

菸灰缸也覺得,與其膽怯,不如勇敢面對。

到底要做出何種選擇,到底要不要改變,要不要去行動,都要自己去解決、去承擔。

敢於從衝突中走出來,才能真正擺脫負面情緒,遇到成熟的自己。

3.主動學著改變,而不是消極被動

霍妮認為,不只是兒童,所有的人都具有改變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脫胎換骨的改變。

人生難免會有許多不如意的事。

面對痛苦,一蹶不振,大概是成本最低的解決方式。

一個人如果把改變生活的契機都寄託於外界的變化,那即便他換了一個環境,內心的衝突也還是存在的。

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如果你覺得被焦慮、恐懼和悲觀情緒裹挾,那就嘗試去改變。

當我們願意承受打擊,並主動找尋出路時,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聽過這樣一句話:人啊,一輩子不過是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

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當我們承認內心的衝突,才能放下那些糾結;

當我們勇敢去面對問題,才能終結所有恐懼;

當我們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才能走出情緒的陰霾。

別焦慮、別逃避、別悲觀,勇敢面對內心的衝突,找到真實的自己,才能活得舒心。

當我們心態對了,生活也就順了。當我們把自己捋順了,才能更好地愛他人。

願每個人都能坦然面對焦慮、恐懼與失望,學會與自己相處、與生活相處,重獲內在的安全感,清醒、勇敢、堅定地生活。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生活碎碎念之原生家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