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別一看到這個題目就驚訝地說,蒼天啊,你都多大歲數了,怎麼才相親哪?告訴您,不是我相親,我過得滿意著呢。那怎麼還會去相親呢?人家這不是陪著丈夫帶著他的部下去相親嘛。咱還是去飯店跟對方的親友團圍坐在一個餐桌上面對面地相呢。什麼?您說新鮮,是啊,是夠新鮮的,這方式別說您沒經著過,我活了這麼一大把歲數,曾給人介紹了多次物件,也帶人去參加了不少回相親,可是,這樣的形式,還真是除夕夜裡出月亮頭一回。
事情是這樣的,晚上下班前,丈夫給我打電話說他的一個下屬一會兒相親去,讓我也跟著去。
那孩子相親的事,丈夫和他的鐵哥們兒已經運作好久了,我也知道內情,覺得對方可見,但是,沒想到還是讓我陪著去見。更離奇的是竟然以雙方一起吃個飯的方式。我很擔心,萬一一見面,就有人第一印象不佳,那還怎麼收場啊?
當我提出如此質疑時,丈夫說是介紹人主張這樣做的,只有悉聽尊便了。
事到如今,能怎麼著?也只有這樣“悉聽尊便”。我收拾好東西,走到樓下,朝附近那個定下的飯店走去。
剛走到附近正在裝修樓房門面的腳手架下面,就聽到丈夫的聲音從板皮縫隙裡傳出來。循聲找過去,發現丈夫領著部下,正在腳手架裡面束手無策地轉悠呢。
我問為什麼不進去等,他們回答說怕介紹人未到,不知道怎麼面對對方。看著他們兩個東躲西藏的滑稽相,我又不免對接下來的相親局面捏了把汗。
我陪著他們倆滑稽了一會兒,丈夫給媒人打電話,對方說都在桌子邊等著我們呢。
醜媳婦總得見公婆,發昏當不了迷糊,還等個啥?我們三個一起向前衝吧。
媒人出來迎接我們,進了一個小包間。
一個大眼睛女孩兒和另一個小眼睛戴眼鏡文靜女孩兒以及一位中年女士,見我們進來,站起身,我們在媒人介紹下彼此打了招呼。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那個小個一些的戴眼鏡女孩兒應該就是我們想看的物件,媒人一介紹果然是她。
我覺得今晚的兩個主角很般配,有夫妻相。而且,據我觀察他們彼此甚至女孩子的媽媽和那個大眼睛的表妹,對我們這邊的小夥子也是投了第一印象滿意票。當然,我也看到我們的小夥子儘管不是對人家女孩一見鍾情,也是開端感覺良好的樣子。所以,我坐在座位上,一直懸著的石頭落了地。感覺,至少這頓飯可以愉快地吃完,心裡踏實起來。
首先聆聽了媒人的雙向概括介紹,然後也就進入到了邊吃邊喝的自由發言階段。
明白丈夫讓我來的目的,我便在女孩媽媽說只要人好別的條件都不太在意的話之後,接過話頭認真地說:“今天,就挑一次大的話說吧,我丈夫是代表小夥子的父親來的,而我則是代表他的母親來的。小夥子的帥氣文靜外表大家都看到了,他是自己考上的公務員,文章寫的好,演講口才棒,體育還過硬,最關鍵的是心裡特別有數,品質好。如果說不足,唯一的就是因為父母在農村,農村條件再好也好不到哪裡去,供他上到大學畢業,花費本來就多,家中還有一位年近八旬的爺爺。前段時間那老爺子病了,還是這小夥子在哈爾濱陪了二十多天。因為是我的文友,他在扣扣上還跟我說耽誤了單位的工作很內疚。我安慰他說,雖然耽誤工作,但因為是孝心還是可以理解的。”其實,我說這段話的用意有兩個方面:一是想委婉地告訴對方男孩子因為是獨子,他今後負擔會很重。這一點居家過日子很重要,正裝其事地搞物件不能對人家隱瞞;二是正經過日子的人是非常注重人品的,我是想讓對方明白我方男孩子的品質。
女孩兒的媽媽顯然是明白的本分人,聽了我的這番話,感動地說:“其實,小夥子的局長能親自領著他來相親,我就知道這孩子一定不錯,再加上你這樣出現,我就什麼疑慮都沒有了。我們家孩子也老實本分,當然就想找本分的好孩子了。”
我丈夫聽了雙方家長的發言,欣慰地說:“看來,大人是沒什麼意見了,就看兩個孩子了。”然後,他又轉向兩個孩子說:“你們倆也別有負擔,不用看誰的面子,相處甚至將來過日子的是你們兩個,一定要聽自己的。以後多聯絡多瞭解,能走到一起最好,假如因為脾氣秉性差異,走不到一起,也要成為好朋友。這是我們大人的共同願望。”大家一致贊同。接著,我丈夫為了進一步展示他的部下,跟媒人說:“讓小夥子提口酒說句話吧。”
小夥子起身端起杯,誠懇地表示好好相處。文靜的女孩子也同樣擎酒表示了相同的態度。
此時此刻,我知道好戲已經開頭,心裡真替孩子們高興,更替我丈夫高興。因為他這個下屬的婚姻問題,一直都是他惦記著的大事。他始終覺得孩子家在農村遠離父母在外不容易,周圍同學少,也沒什麼親屬,參加工作時間短朋友還不夠多,想自己找物件不那麼容易,為此,我們曾經為這個問題運做了好多次。今天終於有了譜兒了。想到這裡,我也情不自禁地舉起酒杯敬丈夫的哥們兒:“替我丈夫謝謝大媒人,是你給他解決了一個在心裡裝了好久的大心事。”
媒人一看這局面,心裡有底啊,人家非常有成就感地提酒說:“我這個眼光啊,看人老準了,一手託兩家,不般配咱也不能往一起撮合不是?”
我心說,能不讓人家吹麼?人家的確能吹得出去呀。
後來,臨時有事的女孩兒的姨和巧遇的我丈夫的一個好同事先後趕到,見了這氛圍,都由衷高興,當然又是一番鼓勵和祝福。
看著時機也差不多了,我建議讓兩個孩子出去自己找地方交流去,而女孩子的表妹暫時還願意當個必要的燈泡去照亮,大家也沒意見。
宴會在歡樂和充滿希望的氛圍中結束時,我要埋單,老闆娘卻說:“誰都不要爭,今天就我請了。”感到了她那份誠意,我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回到家,我和丈夫還興奮著,那種感覺真彷彿自己兒子的感情有了歸屬一樣地快樂。
讀者朋友們,感謝您堅持跟我一起重溫了這次特別的相親活動,咱就一起由衷祝福一對年輕人,在這次別樣相親形式的引領下,早日成為相親相愛的眷屬。我們由衷祝福著一對年輕人,在這次別樣相親形式的引領下,早日成為相親相愛的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