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溝通、交流,是現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場景。眾所周知,兩個人使用相互不懂的語言是難以交流的,那兩個人使用相同的語言就沒有交流障礙了嗎?
張三:小米市值1000億
李四:不對,是6000多億
張三說的是美金,李四說的是人民幣。對於瞭解實際情況的人來說,是知道他們兩個說的是一樣;對於不瞭解的人來說,就覺得他們兩個說法不一樣。
張三:5+5等於多少?
李四:等於10
王五:等於12
王五錯了嗎?如果按8進位制來算,王五就是對的,李四是錯的。如果按十進位制來算,李四是對的,王五是錯的。
張三:他們倆的成績半斤八兩
李四:你說他們的成績是一樣的
王五:都說是半斤和八兩,怎麼會一樣呢?
在古代一斤是十六兩的,半斤即是八兩。有的人是按成語的典故來理解,那半近八兩隻是說法不同,實際是一樣的。有的人不是按成語的典故來理解,那現在的半斤就只有五兩,八兩比五兩就多了三兩。
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看出,他們只關心自己對別人所說的話的理解,並不關心自己所理解的概念是否與對方一樣。這就勢必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議,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大家都知道對貨物的衡量需要統一的標準。在以前,菜市場會有一把公平秤,這樣人們就可以以公平秤為標準,就知道所買的東西的斤數是否與自己想要的一致了。由此可見統一標準的重要性,可是,又有幾個人重視語言的標準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語言並沒有一把“公平秤”,人們又以為同樣的話就是一個意思,這樣,誤解自然就在所難免了
張三:做人要中庸
李四:對,做人要中庸,要會圓融,不要走極端。
王五:做人不能太中庸,當老好人,沒立場,做不了大事
顯而易見,張三、李四、王五對“中庸”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他們說的是三個不同的“中庸”。而他們在對話不見得能意識到這一點。
張三:我們要復興傳統文化
李四: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其劣根性
王五: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請問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是文化?大家的理解是相同的嗎?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中庸之道”是精華還是糟粕?
張三:以後別跟我講道理
李四:人怎麼能不講道理呢
請問,張三和李四對“道理”的理解是一樣的嗎?
張三:做人要講口德,要多說別人喜歡聽的話,不要去講別人的問題。
李四:做人要真誠,有什麼就應該說什麼,不要阿諛奉承。
張三說的“口德”與李四說的“真誠”有矛盾嗎?講別人喜歡聽的話,就一定是阿諛奉承的話?講別人問題就沒口德嗎?
宗上所述,每個人所講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語言或文字來的表達。而對於相同的“文字”,卻可以理解為不同的概念。
很多人往往只關心自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從太關心所講的語言、文字在別人心中是什麼概念。在這種自說自話的情況之下,大家卻也講的不亦樂乎。大家彼此認為對方應該理解自己所說的話,而實際上卻是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如此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甚至還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辯、爭吵,豈不好笑。而這種笑話幾乎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是時候解決雞同鴨講的問題了,解決的方案就是思維標準化。我所說的思維標準化,並不是去禁固人們的思想,更不是規定一系列的“標準答案”,至於思維如何標準化,請詳細閱讀文章,如有講的不到位或有錯誤的地方,請盡情指出批評。
讀完了餘秋雨老師的《中國文化課》,感慨頗多。其中有段原文是這麼寫的:
“我在國外遊歷時,經常聽到外國朋友抱怨中國遊客隨地吐痰、高聲喧譁、在旅館大堂打牌等低劣行為,認為沒有道德。我往往會為自己的同胞辯護幾句,說那個高聲喧譁的農村婦女,個人道德其實不錯,我聽說她手裡牽著的,是兩個‘地震孤兒’。她的失態,只是因為不知道公共空間的行為規範。責任不在他們,而在中國文化。當然,這樣的事說到底確實也與道德有關,那就是缺少社會公德。
確實,我們很多中國人很重視個人道德,卻失落於社會公德。”
餘秋雨老師作為文學大家、文化大家,其影響力可想而知,而他對諸多“概念”,其對“中國文化”及“傳統文化”的解讀,必將對廣大讀者產生深遠的影響
請問餘老師,您所說的“責任在中國文化”,這裡的“中國文化”是指“中國傳統文化”還是現在的“中國文化”,還是現在的“中國人的文化”,還是某個時期內的某部分或大部分“中國人的文化”。如果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那是指哪部分的傳統文化,是“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還是指古代士族階層的文化,還是指古代大部份人的文化。
請問餘老師,您所說的“中國人很重視個人道德,卻失落於社會公德”,這裡的“中國人”,是指現在的大部分中國人,還是指某部分“中國人
”,還是指過去某個時期的“中國人”,還是指古代的“中國人”,還是指有傳統文化的“中國人”。
“中國文化”中的“文化”指的是什麼?餘老師說“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請問餘老師,以您對文化的理解,那您所說“中國文化”,是現在全體中國人的集體人格嗎?還是某個歷史時期的中國人的集體人格?還是具有“仁義禮智信”文化的那群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宣告:以上只是本人對讀完《中國文化課》的一些感慨,並非對餘老師的不敬和指責,本文如果給大家帶來誤會或引發不適,本人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