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的早晚飯基本都是吃糝子,為此,吃飯沒少和母親吵架,很長一段時間,對吃粗糧極其反感。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吃糝子好像又成了一種奢望。有時候,特別想吃母親親自熬製的包穀糝,那香甜、濃郁的玉米清香沁人心脾,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70後的我們,經歷過生產隊的熱火朝天、包產到戶的自給自足、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如今回想起來,這一切似乎和做夢一樣。記得小時候,父親在國營工廠上班,母親在家務農,再加上我們姊妹三人上學,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父親微薄的工資收入,為了補貼家用,母親忙完地裡的農活,還要餵豬、織草簾、養雞、種香菇,常常累的直不起腰。我們姊妹幾個也利用放學和週末時間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母親的負擔。
那時的農村,生活平淡、物資匱乏,想要吃頓好的只能等到過年,也只有過年才能吃肉、吃白饃、穿新衣、帶新帽,吃儼然成為了我們小孩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所以,小時候特別期盼過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吃的花樣也越來越多,經常為吃什麼、怎麼吃而發愁,吃好像成為了大多數人的思想負擔。無論夫妻、情侶、朋友吃飯聚餐,聽的最多的就是“在哪吃、吃什麼”這樣的習常規性話語,也常常看見過為吃飯而鬧得不歡而散的場面,吃與不吃經常讓我們難以選擇、如此糾結。仔細想想,多少年來,人們從缺吃少穿到初步解決溫飽再到小康生活,似乎,吃佔據了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如今,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是更多人的養生之道和品質生活追求,怎麼吃的健康、營養是現代人共同探討的話題。
時代在進步、思想在轉變,唯一不變的是對吃的執著與堅守,不敢想象未來會怎麼吃,但我想肯定會越來越科學。
想念那個純真質樸的年代,想念家的味道,想念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想念那一碗冒著熱氣的包穀糝………
2021年1月25日記錄生活隨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