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畫,描繪著我們童真時代的生活﹔童年是歌,歌唱我們天真爛漫的笑容﹔童年是夢,記錄著我們的憧憬和天真;童年是詩,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我想,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不一樣,但必定都是豐富多彩。
童年生活雖然平淡,但卻不枯燥無味,每天都過得豐富多彩,但最難以忘記的應該是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日子。猶記得那年重陽節,我們去外婆家過節(壯族有些節日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沒有,所以就去其他村過節),早上八點就出發了。
紅薯洗好了後,我看外婆在削紅薯皮,我也去削。削了好久,才終於削完了一大籮筐的紅薯。削完了後又看到外婆裝了一大桶水,繼續給紅薯洗澡。我問外婆怎麼又給紅薯洗澡啊?剛剛不是洗了嗎?外婆說:要給紅薯多洗幾次才幹淨,吃了不會鬧肚子噢。洗完之後,我看到外婆還在弄其他東西,洗蒸籠,洗鍋。我就不想弄了,我玩膩了,我又想去玩其他的啦。
正準備出去時,外婆把我喊住了:“福仔子,幫外婆呀”。我就轉到了廚房,看到蒸籠在鍋上,外婆手把手教我把紅薯放到蒸籠上,我就按照外婆教的把紅薯一個一個整齊地擺放在蒸籠裡面。擺放好紅薯後,就在鍋里加水,然後就開始生火煮紅薯了。接下來就等紅薯熟了。時間一分一分過去,三十分鐘過去了。外婆停火、揭開了鍋蓋,紅薯終於熟了,紅彤彤的,看著熱騰騰、香味撲鼻而來,看得我直咽口水,我就直接手抓了一個紅薯,因為太燙了,手都燙傷了,疼得我哇哇大哭,外婆就趕緊帶我去水龍頭那裡用冷水給我衝,才好一點。
然後,外婆把紅薯一個一個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放到籃子。然後,搬到外婆,放在已經鋪好板子的陽臺,用刀把紅薯切成小片,把它放在板子上曬。我就連忙問外婆:什麼時候可以吃啊。外婆告訴我,曬乾了才好吃。然後趁著外婆不注意,就抓起來吃了,很甜很甜。
這次做紅薯幹,雖然吃了些苦頭,但也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恆心、耐心,堅持不懈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