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生日,早晨起床,外面已是銀裝素裹的世界。丈夫應該回家的時間,還沒有回來。我想,他應該在掃雪,果不其然,隔窗而望,他正在樓外拿著一塊板推雪。回頭我開始洗西紅柿,剝掉外皮,做西紅柿雞蛋麵,當做早飯兼慶祝生日。昨天晚上,和丈夫討論早飯吃什麼,本來不想吃麵條了,為了節省時間基本天天麵條,都吃膩了。突然想起前天晚上,母親專門打電話:“明天晚上沒有時間給你打電話,今天告訴你,後天過生日了,別忘了早晨吃麵條、雞蛋。”所以,我倆最後決定吃麵條。麵條做好,丈夫也回來了。各自一碗熱呼呼的麵條吃完,走路踩著冰雪去上班,路上太急,也沒顧上看看久違的大雪。在辦公室裡,忙完一陣,抬頭望向窗外:雪花飛舞,有風呼嘯,吹得雪花上下回旋往復。我以為會有很多雪花在空中停駐,目光追隨著一片雪花,發現它不會在空中迴旋太久,兩三個起落間就會落向地面,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如此凝望著雪花,幾乎所有的雪花都是如此。忽然想起前天母親打來的電話。我畢業後離家千里,將近四十歲了,每年生日前母親即使再忙,都會打電話叮囑早晨要吃麵條、雞蛋。望著窗外的雪,突然對母親的思念蜂擁而來不可收拾。畢業時不知離家太遠意味著什麼,等到結婚生子後才發現,遠嫁意味著父母子女誰也顧不得誰。因為疫情,一年半的時間就和母親相聚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不僅僅是疫情期間,平時一年最多就回家兩次,半是因為沒有長時間的空隙,半是因為心疼路費。記得2010年年末母親生病,在家三天未去醫院,弟弟給我打電話我才知道。而那一年因為工作變動,暑假沒有回家。我第二天丟下三歲的孩子,回家照顧母親,早晨六點從家走,到了下午五點多才到家。陪著母親大概有十天,母親稍有好轉,就催我回自己家,說她有弟弟們照顧就行。我家老大上小學一年級時,有次兩個月內住院三次,我和丈夫一邊上班,一邊輪流照顧孩子,到後來陪孩子在醫院打針後,我自己再去小區打針,打針期間又反覆感冒,以至於後來又得了膽囊結石。那一段期間我們忙得是焦頭爛額,而婆婆在老家無所事事。年初有一次和母親打電話時,正在吃飯,我做的肉沫豆腐,兒子很愛吃。我告訴母親等我回家做給她吃,如今一年過去了,還未實現。大概五年前,自己學會了做豆腐腦,興沖沖地告訴母親等我回家做給她吃,結果後來又懷孕生子、照顧孩子,至今未做給母親吃一次。凡此種種,想共同分享的期盼因為空間的距離而落空的太多。 今年回家呆的不到一天的時間裡,三歲的小女兒,和姥姥、舅舅、哥哥、姐姐們,玩得很開心,回來後隔幾天就叨叨著要姥姥、二姨、哥哥、姐姐們到自己家住,住在哪兒分配的頭頭是道。有時候告訴她別人沒空來,她的眼淚接著就出來,要哄好長時間才開心。不僅是大人,孩子也渴望親人的時時親近,但因為離得太遠無法實現。所以如果可以,不要遠離父母。距離產生美,會讓彼此只剩下牽掛;距離也會產生隔閡,讓彼此失去共同語言。一生很短,想想今後與母親團聚的時光不會很多,只是看見,遠不如摸得著實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