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日是我們與兒子約好通話的日子。我們每週通次話,他聊一聊工作和生活的一些事,無論大小事都和我們說說,我們也和他聊一聊家中的一些大小事,以及他熟悉的親朋好友的一些事。
以前是打電話,現在基本是影片,有時三人在三個地方,就用家庭群影片,感謝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的便捷與方便,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啊!
昨天晚上影片聊天,快結束的時候,兒子說我調查了個結果,有的和我們一樣一週通一次話,有一月通一次的,也有天天通話的,我們改一下,就一週兩次吧,行不?
我正巴不得呢,趕忙附和說,好啊!求之不得。 通完電話,我的心情激動了好一陣子。
誰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彆著急!還沒到時候。等他們心高氣傲、放飛自我的雄心壯志,被現實打的沒脾氣不膨脹的時候,就能想起父母的教誨,想起那些以前聽著煩,聽著就是嘮叨、廢話的忠言了。
大三決定一週通一次話,也沒徵求兒子的意見,怕他不同意。為了不影響他學習,決定每週日晚上通一次話。
不管有沒有事,哪怕只簡單的聊幾句,我也堅持每週日通一次。漸漸地,這種模式就印在了一家人的腦海中,形成了習慣,直到現在。
我們和同學朋友談論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和他的同學朋友談論父母。當同樣的一件事,自己的父母做得比較好,成了同學朋友眼中“別人的父母”時,孩子的心中會升騰起一種莫大的安慰與幸福。他會改變自己,去迎合父母做的好的地方。
在孩子小的時候,正是培養好習慣和立規矩的最好時機。但是好的規矩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形成。即使形成了,由於孩子小,自制力差,也會反覆。
這就需要父母用耐心、耐力去堅持。先不管規矩做的質怎麼樣?先把規矩立起來,等形成了習慣,孩子認可了,再慢慢去規範。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樣,好規矩也不是一天一日形成的的。
他需要父母從自身做起,用耐心、耐力去堅持,然後再慢慢引導孩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