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這是許多人都明白的道理。
但明白歸明白,人們依然對生活有很多的期待。
誠然,有些期待是生活得以延續的必需,而更多的期待,則是追求權力、地位、財富這些身外之物,並美其名曰,那就是自己的“夢想”。
面對死亡的感悟
著名畫家王川在98年的時候被診斷出胃癌,切除了80%的胃,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晴天霹靂,但卻讓王川接近了生命的本質。
在無限接近死亡的時候,王川學會了與厄運相處的方式,不恐懼不迴避,甚至把它當成自己的導師,與之和睦相處。
2003年,他在一個小漁村深居簡出,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把他辛苦創作的150幅水墨畫泡成紙漿,這對一個畫家來說,無疑是痛失心愛之物的巨大災難,可他卻以一種無比平和的態度在日記本寫道:
消融於生命自身之中的生命,乃是無限豐盈的自足。
這是真正讀懂了生命的含義。
一個人的生命絕不僅僅包含肉身,還有精神。而且精神的疆域是絕對大於肉身的。
因為當一個人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發現肉身的有限,根本無法談及“永恆”,而如果能把自己的精神充盈在整個生命之中,那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永恆的。
人們為了自己所謂的“夢想”不停趕路,奔向夢寐以求的“未來”,根本無暇思考“精神”這麼虛無縹緲的東西。
可如果死亡就在眼前,那麼這個人很容易想明白:或許那些“未來”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我們腦海中的一個“意識”而已。
這一點很容易想通:如果一個人的“意識”面臨消亡的危險,就像一個嚴重的癌症患者一樣,連明天都是一個未知數,那麼他曾經夢寐以求的“未來”還有什麼意義呢?
正如王川后來對生命的感悟一樣:
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來;中間的時候,什麼都留不住;最後的時候,全部都在。
在生命之初,我們一無所有,只有一個肉身,腦海裡沒有意識,對權力、財富、地位的需求也沒有,所以什麼都不會來。
漸漸地,我們有了“意識”,想要一個滿意的“未來”,不惜犧牲每一個“當下”,可實際上什麼也留不住。
在生命的結尾,最後才明白,生命是一個整體,人的“精神”與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分離過,一直都在,這才是永恆。
佛是什麼
《金剛經》裡有一句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世間一切你所能見到的,只是外部環境在本體意識中所反映出來的一種“相”,它是變化無常的。如果能領悟到“相”的虛妄,世間的無常,眼見萬物而心無萬物,就見到了真正的“佛”。
一切關係的發生,離不開一個因果。“因”由業力念力所生,“果”為見到的諸相。
很多信佛的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佛祖保佑”,這看似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其實連佛門的邊都沒摸到。
這是典型的受了影視劇的荼毒,把佛給神鬼化了。
何為佛?
釋迦牟尼見到了世事無常,在自己所見“諸相”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一套心理方法論,教人認清這個世界的本質,如何從自己的本心出發,修煉自己的業力念力,用一個本心之內的“因”,影響本體之外的“果”。
但前提是你還在意這個“果”,而等到你連這個“果”都不在意的時候,你的本心已經見到了佛,你就是佛。
凡是求佛祖保佑的人,都是“六根不淨”的典型代表,讓世間的“果”充斥著本心,終不得見“如來”。
這就相當於讓一個鬍子花白的心理學家去保佑自己一生平安一樣,都是很荒誕的。
豆豆的小說《背叛》裡面,宋一坤送給了方子云一句話:
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海狼性不足。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方子云”,狼性不足而入商海,六根不淨求入佛門,過於在意人間的“果”,而忽略了內心最重要的“因”。
永恆的歸宿
眾所周知,肉身不滅是不可能的,而人的意識又是存在於肉身之中,那麼“永恆”到底在哪呢?
永恆,在於精神的覺醒。
比如,人們通常在追求外部世界的富足,並希望以這種物質上的富足來反哺自己的肉身,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那麼,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眼光從外部世界漸漸收回,就會發現,自己曾經最在意的外部世界雖然可以反哺肉身,但並不能使自己的精神同樣富足。
簡單地說,就是當一個人得到了權力、金錢、地位和名聲以後,他不見得就能感到快樂。
真正能獲得幸福感的,還是精神上的滿足。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和外部世界保持距離呢?以一種自我修煉的方式,讓自己的精神覺醒,你依然可以叱吒風雲,做些大事,但這時候境界已經完全變了。
那些具體的奮鬥行為已經不再是為了物質上的富足,而是作為一種自我修煉精神的方式。
如此,跳出肉身的“小我”,去追求精神的“大我”,便不用再受那些世事無常、旦夕禍福的影響。
就好比一個人去觀察另一個與自己毫無相干的人,他的利益得失和喜怒哀樂對你來說還有那麼重要嗎?
把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便是永恆的立足點。
而這“兩個人”一旦合體,便是苦海無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