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九八八年的八月,我在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作者是美國社會科學研究者彼德.布勞先生。在此不久之前,我買的第一本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是人大心理學專家沙蓮香教授的專著《社會心理學》。閱讀這兩本書後,開啟了我對心理學知識的探索和學習的興趣,此後,我又斷斷續續地購買了好幾本類似這方面的書籍。由於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悟性也不怎麼好,但讀後,仍覺大有裨益,它至少幫助了我,讓我增加了對社會生活中的權力交換、人性行為及心理現象等的認知度。

在閱讀彼德.布勞的著作中,儘管對有些專業詞語,我還未能有透徹的領悟,但有幾句話,我卻記憶在心,如:《人類的許多痛苦以及人類的許多幸福,其根源都在其他人的行動中。》《使某些人感到愉快的人類行為,一般會使其他人不愉快。》《個體在社會交往中得到的報酬往往使其他個體付出一定的代價。》《某些人的得就是其他人的失。》……

我覺得這些話,都很精確,也很經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許多多的活生生的例子,來加以佐證。

但在生活中,很多的得與失,並不是都能夠接受的。如:當我們吃著含有多種激素餵養,而快速長大的雞鴨魚肉,及其他有毒有害食品、果蔬時,一定會感到無可奈何,又擔驚受怕,也更小心翼翼。但靠這些而發了橫財的養殖場的農場主、作坊和企業的老闆們,卻常常笑得合不攏嘴。因為,他們從這種社會交換與權力中的所得,是欠失公平的獲得,而且也違背了人性與道德的底線,而對於這樣的失,也是很多人不得不無奈而又痛苦的接受了。這正如彼德.布勞先生所言的那樣,這些少數人的快樂與幸福,是建立在其他多數人所付出的代價之上的。

我們今天之所以,竭力提倡公正、平等、公平的社會價值觀,目的就是杜絕,在付出與回報中“利己主義”的不良傾向與不等價交換,也即權力與義務的不平等。因為,正如布勞先生所說:“人與人之間的所有接觸,都以給予和回報等值的這一圖式為基礎”。一旦等值的平衡被打破了,那麼,“社會的平衡和凝聚便不復存在。”

拉.羅希福考在《箴言集》中,有一句名言:“感激就象商業信用一樣。商業信用是經營之本;我們之所償還我們的債務,不是還債是應當的事,而是為了再借債更容易些。”

大家想一想,他的這句話,是否與我們常說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出一轍。無論是人際交往中,還是經濟活動中,都是這個理!回憶數十年前,因三聚氰胺而聞名的那個廠子,無論它以後的承諾說得再漂亮,但它的產品還會暢銷於市場嗎?

學習和了解一些社會心理學方面的相關知識,會讓人能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也會幫助自己,去更好地認識社會和了解他人,我有這個體會。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太獨立”是個缺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