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裡,如果三十幾歲還沒有結婚,不論男女就會被貼上:“大齡”、“被剩下"的標籤。雖然時代在進步,三十幾歲甚至四十幾歲結婚的大有人在,選擇不婚的也屢見不鮮,但如果事情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熟悉的人身上,我們可能還是會不免唏噓。
但其實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愛情是什麼樣子,而且並不會因為外界的聲音而“隨波逐流“,去違背自己內心的聲音。即使並沒有在“應該結婚的年齡”步入婚姻,即使愛情來得晚一點,但只要出現的人是自己想要的那個人,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1、相信愛情,你一定會出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覺,一旦過了30歲,周圍就會一致地出現同一個聲音“你該考慮結婚了”。好像30歲是一個訊號一樣,時間一到,準時傳送。
尤其對過了35歲還沒有結婚物件的我來說,這種聲音幾乎“不絕於耳”。有時候我甚至有點害怕去正面面對這些聲音。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事實是35歲的我沒有談過戀愛,不知道怎麼和女孩子相處。因為工作環境的原因,接觸到女孩的機會簡直稀缺。導致生活中被安排各種相親,但結果不盡如人意。
每當夜深人靜時,我也會想:身邊的好友結婚的結婚、生孩子的生孩子,只有我連個談戀愛的物件也沒有。我多想問問月老把我的紅線牽哪裡去了?我什麼時候才會遇見自己的另一半。
其實我內心的焦急並不比家人少一分。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對愛情的渴望。沒有人知道,這樣的我無比相信自己就會遇到美好的愛情。
也許正是因為這份相信遇到愛的心,月老終是在我37歲這年牽來了屬於我的她。在和她相處的短短三個月中,我就知道我的婚姻來了。
如今過去已有一年,我們在一年前的同一天領證了。不論年齡多大,我依然相信愛情,也許會晚一點,但對的人一定會出現。
2、愛他人前先愛自己
在沒有遇到愛人之前,最應該“修煉”的是愛自己。說到愛自己,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愛自己很容易。其實我覺得真正做到“愛自己”並不容易。愛自己並不是做“讓自己開心的事”,而是學會做“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
大吃一頓我很開心、熬夜追劇我很開心、每天有更多時間打遊戲我也會很滿足。但這些開心與滿足並不是愛自己的表現,真正的愛自己是自律。
是知道長期暴飲暴食損害身體而拒絕大吃大喝,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是知道熬夜有害身體健康而拒絕熬夜,培養更健康的睡眠習慣;是知道打遊戲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助益後而減少打遊戲的時間,拿出一部分時間來讀書,讓閱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正的愛自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選擇自律。
3、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間出現
要記得:你的相信與自律一定會讓你不僅遇見最好的自己,也會遇到最好的對方。
菲菲是我的好友,兩年未見,再次見她真的是刮目相看。因為她和我印象中那個“不修邊幅的胖女兒”一點都不沾邊,在我驚歎於她的改變之時才知道:兩年前菲菲男友嫌棄菲菲的不修邊幅,與之分手。菲菲也第一次正視自己的缺點,並決心改變自己。
透過一年健身擁有了現在的好身材。在這個過程中拿下了中級會計師資格證。聊天過程中得知菲菲已經定好了婚期,男友是某公司當高管。兩人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
飯後,菲菲男友來接菲菲回家。菲菲走後,想著菲菲與她男友的一臉配與幸福的模樣,內心不由得一番感慨。在身邊的人都為瑣事各種忙碌時,菲菲卻在忙碌的同時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在最不經意間與男友相識。最後終是優秀碰上優秀,有情人終成眷屬。
不論我們在那個年齡段,一定要相信愛情,學會愛自己。因為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