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目標並不是成為那些力挽狂瀾,救人於水火中的人,而是成為你自己。如果你是科學家,那就做科學家,而不是試圖成為文學家,如果你是藝術家,那就做藝術家,而不是試圖成為音樂家。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那麼,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好。”
01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說過自己的經歷:曾經有那麼一個男孩,在大學整整四年沒有談過一次戀愛,沒有參加過以此學生會班級的幹部競選活動。這個男孩是誰呢?這個男孩就是俞敏洪。俞敏洪在這次演講中說道,難道他不想談戀愛嗎?那為什麼沒有呢?因為首先他就把自己給看扁了,他在自卑,在害怕,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會因為行差一步就會遭受到周邊異樣的眼光,會覺得因為這一次失敗,別人會對自己報以侮辱諷刺。從而在這個惡性迴圈中,愈發得不敢直視自己內心的想法,不敢踏過雷池一步,使自己喪失了勇氣,從而因為自卑與恐懼,喪失了一切讓美好發生的機會,關上了世界上所有的門。
02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彷彿如影隨形,總是會過多的去擔心他人的眼光是否異樣,會因為過多的焦慮讓自己在一些關鍵時刻受到影響,從而陷入一次次的惡性迴圈中,讓自己的一些建議、想法永遠被埋沒。
是的,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見這種問題,這種問題如果剖析來看,是大家在成長道路上,與外部,與群體,與社會的磨合過程中,對公共關係處理的恐懼。
這種恐怖,在某一定程度來說,比單獨一人在野外碰到蛇、狼、虎、豹甚至死亡的恐懼還要嚴重。為什麼會這樣呢?就算你行差就錯,那些聽你講話,看你的人也不會武力攻擊你,但是為什麼還是會害怕呢?
其實,人們害怕的是因為這次的失誤,所造成自己長期聲譽的影響。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其他人如何看待我們是至關重要的,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渴望得到關注,得到尊重與支援。而我們所認為,這一切發生在公眾場合得不好的事情,一定會影響到自己,使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加糟糕。所以,我們在無比恐懼中,形成了自卑的性格,恐懼的心態。
03恐懼有時候是一把雙刃劍,有時恐懼會促使你戰勝一切困難,而有時,恐懼又會把你裹挾進深淵。
恐懼會引發我們“戰鬥還是逃跑”的本能反應,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反而會自我寬慰,以不適應為藉口來進行躲避,從而規避掉“逃兵”這一概念。
我們生而為人,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中,總會遇到這些那些的困擾,如果永遠當一隻鴕鳥,那麼當身邊人不斷進步的時候,你將永遠原地踏步甚至會更差。這樣反而會造成缺乏擔當的結果。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學會與自己和解,是成熟的開始”,但是和解並不是你要躲避開這些讓你頭痛,甚至恐懼的事情,而是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學會擺脫恐懼,才會有更好的人生。
04對於如何控制緊張,控制恐懼,你會發現每個成功人士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方式,這些方式不盡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很好的,值得借鑑的東西,來幫助我們與自己和解,擺脫恐懼。
大家在為人處世方面,總是不可或缺的將一個或者多個人列為自己的學習、模仿的目標,從一言一行上來與自己對比,把自己認為對方好的東西,全部拿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總是會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讓自己處於一種自我矛盾的狀態裡。
其實,這個就是我寫在卷首的那一句的意義所在了。大家都是各自存在的個體,你既不是他也不是他,你只是自己。承認自己,擺正自己,是在與自己和解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基礎所在。從內心承認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才是你由負面走向正面的開始。
05大家想要將恐懼轉換成平靜、自信、投入的自我呈現,那麼我們首選要做到的就是將恐懼化成動力。去直視自己內心的恐懼,去審視恐懼,將自己心態轉化成自我較量的心態,你要明白,失敗肯定不會擺脫,但是擺脫一定是戰勝。多走一些自己不敢嘗試,或者顛覆自己固化思維的路,把自己的心胸開啟,去迎接,去挑戰。這樣一來,你的自信心就會增加,恐懼就會減少,你也會越來越好。
讓自己的身體保持活力,大腦的活躍力與身體是相輔相成的,你會發現,那些成功人士的身體保持得都很好。因為他們明白,身體是人生所有需求的基礎,只有好的身體才會有好的狀態,好的精力去支援他們用平靜與自信的心態去完成一個個挑戰,去迎接未知的未來。
勇於承認自己的脆弱。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我們認知了自己,肯定了自己,那麼我們就需要勇於承認自己的脆弱,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而人們往往對那些勇於承認自己弱點的人是報以好感,會去接納並且支援的。過多的隱藏反而會適得其反,與自己和解,去大方地展示自己,才是真正的去除了恐懼存在的根基。
每個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專注才是最好的工具。在今後的任何事情上,大家要專注於自己目前的事情,用心去做好,去挑戰自己的極限,這樣才會贏得掌聲。
拿我自己舉例:在2016年的時候,因為臨時要組織一場高管座談沙龍,領導將這項工作交到我手裡了,時間緊任務重,我只能著手準備,但是緊接著,因為某些原因,座談會主持的任務也一併交到我的頭上。那一刻我有點懵,我沒有做過主持人,你讓我寫一寫主持稿我還能完成,這個主持我怎麼行?趕鴨子上架不外乎如此,但是我怎麼做的,我首選勇於接納了這個事情,並報以十分的激動心情,挑戰讓我的腎上腺素急速飆升,因為時間倉促,相當於空手上陣,那天是出了一些紕漏,但是我在會場上及時承認並補救,這個讓我贏得的更多的是掌聲。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紕漏也是可以被人接納的。散會後參會的中英人壽、箭牌等品牌方的高管主動邀請與我合影,活動執行公司也在會後邀約我可否在空閒時間內去串場。那一刻我突然發覺,原來被肯定與自我肯定所帶來的,是內心自信的充盈。恐懼與我而言,何足為懼。
猜猜哪個是作者君
所以,緊張與恐懼不是魔咒,而是可以變成前進的動力。與恐懼做朋友,鼓起勇氣,勇往直前,直視自己,挑戰自己吧,你將在成長的道路上成就你自己!
參考資料:《TED演講的力量》
俞敏洪 《擺脫恐懼》
千山難,行則易,
聚焦職場領域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