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有一次和朋友閒聊,可能是聊得太投機,她說起了上大學時在外地動手術的經歷。
想著不讓爸媽擔心,少給他們添麻煩,她騙父母說手術很簡單,一個人就可以,並安慰了二老許久。因為她一直以來都很懂事、獨立,再加上有了她“風輕雲淡”的態度,家裡人自然放下心來,爸媽也“如她所願”沒來醫院照顧她。
她本來以為自己很堅強,很獨立,結果一直到上手術檯真的沒有看見父母的身影時,還是沒忍住哭了。
2
我聽她慢慢地說,看著她眼裡噙著的淚花終於掉了下來,開始哽咽、抽泣,她的情緒似乎回到了孤身一人上手術檯時孤單、無助的狀態。
她說,其實那個時候她期望著父母能把她當作一個虛弱的病人來看待,而不是平常獨立、堅強的女兒,期待著父母不聽她的安慰,趕來醫院照顧她。雖然父母對她的愛不需要在這種時候證明,但她確實在那個時候需要父母了。
怎麼說呢,她在醫院的情緒我沒能感同身受,但她的做法我可以理解。一個是理解她為人子,堅持遠行報喜不報憂的“孝道”;一個是理解她處在生病狀態時對父母本能的依賴和需要。
3
但若問我支援她這種做法嗎?其實不支援。
在我看來,這位朋友就是因為本著孝順父母,“要為父母少添麻煩”的心理,才導致出現了“我替父母考慮,但父母沒想到我的脆弱,沒考慮到我”這種心理落差。有了這樣的感受後,她一方面覺得自己的心裡落差是在道德綁架父母,一方面又因為沒有感受到父母體貼的愛而心疼自己,就這樣讓自己處在極度的糾結和矛盾當中。
再來說這種心理落差本身,一邊讓自己失落不已,幾年過去了回想起來依舊淚流滿面;一邊讓父母“被動冷漠”,在近乎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孩子有了“爸媽對我沒那麼上心”的想法。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我知道,“報喜不報憂”幾乎是所有遠行在外的中國人面對父母時會預設並堅守的一種“傳統孝道”。但這種孝道,真的讓父母少操心、多開心了嗎?難道父母不會產生“孩子不想讓我過多地知道他的生活狀態”這樣的想法嗎?
不妨試想一下前面說過的朋友的例子,倘若手術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父母知道以後內心該有多自責、多內疚?這種自責和內疚他們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消化?這和“報喜不報憂是孝順父母”的初心是否相悖?
0
4
再來說,這幾年不管是身邊還是網路上,我很少聽到或看到“我爸我媽幫我。。。”的字眼,好像只有在男婚女嫁買房買車的時候總是聽到“爸媽幫了點兒”,或者結婚生娃了聽到“爸媽幫著帶”類似的表達。
我很疑惑,除了婚嫁、大考、擇業這些人生的關鍵節點,難道大家日常就不需要爸媽的關心和照顧嗎?除了這些關鍵節點,爸媽作為父母想要為孩子做點兒什麼的心理就不能被滿足了嗎?有沒有想過,你在不報憂的日子裡,父母在如何應付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網路上很火的一段影片,影片中一位九十歲的媽媽發現女兒包裡沒錢,急忙從手絹裡拿出一千塊塞給女兒,告訴女兒不夠了再拿,看得人淚目。
你看,女兒“不報憂”並沒有讓媽媽開心,而是慌張,第一反應就是心疼孩子,要幫孩子。在媽媽眼裡,不管孩子有多大,什麼社會身份,都本能地想要照顧她。
5
所以啊,在自己的爸媽面前,你沒必要那麼獨立,那麼懂事,你可以跟媽媽撒嬌,假裝委屈地說“你給弟弟買外套了沒給我買,我也想要”;你也可以跟爸爸抱怨說“今天那個誰誰誰真討厭,又把我罵了”,然後聽他給你講他類似的經歷;你也可以時不時地麻煩爸媽,說想吃家裡的特產,讓他們給你寄點兒等等。
這不是在給他們添亂叨擾他們,而是讓他們一直覺得他們是被自己的孩子需要的,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的,讓他們切身感受到自己沒有被孩子剝離出孩子的生活。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孝道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