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系列豆瓣評分最高達9.6分,多年來引發了許多觀看者的思考,所謂“七歲看老”,孩童的性格和對事物的思考,已經可以將他們的未來看的一清二楚。但是人生際遇,絕不是一次兩次的交談和觀察可以看出的。
人生的第4個七年,是28歲,也是最接近30歲的一個分界點。三十而已,人已經成熟,早已褪去了稚嫩和童心,也早沒了叛逆和輕狂。我們面對著家庭、社會的壓力,或開心幸福,或迷茫無依。我們有了許多顧慮,有了責任,有了煩惱。社會要求我們在什麼年齡做什麼事,近30歲的人生,應當有家庭生活,丈夫孩子,有足以維持生活的事業。從紀錄片中看來,大部分人都在遵循著普遍的社會規律。
01/教育,是大家走向不同人生最重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幾乎決定了他們的見識和就業機會。有的人從教育中獲得了較高成就,比如尼克,他是“讀書改變命運”最好的例子。
28歲的他,來自英國鄉村,畢業於牛津大學物理系,就職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是一名物理系教授,年薪3萬(美元,1985年)。他努力透過教育實現了階層的跨越,成為了十四個被觀察小孩中成就最大的孩子。
從鄉村到移民美國,他朝著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努力,小時候的他很內向,成年後變得沉穩,也許是勞碌的鄉村生活讓他及早地開始了人生的思考。儘管他很幸運地實現了階層跨越,但是他有點理想主義,追求事業與愛情的雙重完美。然而,他和妻子依然面臨著高壓的婚姻、育兒壓力,他們一方面不願犧牲充裕的工作時間,一方面又想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撫養孩子。
就像當下很多獨立女性一樣,在丈夫當甩手掌櫃時,很能在家庭孩子和工作之間尋得一個平衡。在越來越崇尚精英教育的今天,養育一個孩子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很難做到顧全大局。
對於傑基和她的朋友們來說,養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她們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雖然她們說出來好像挺雲淡風輕的,其實背後付出了多少艱辛,難以想象。外國女性看起來衰老地非常快,並不是她們不捨得保養,而是在那個年代,日常繁忙的生活,早已榨乾了她們的精力。
他們必須努力掙錢,將孩子送進更好的學校讀書,才有可能突破自己所在的圈層,避免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託尼原本在21歲說過,教育不是重要的,生活經歷更加可貴,在社會上比別人快一步更重要。28歲的他否定了原先的看法,他認為必須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學習更多東西,才能改變一切。
21歲的託尼在賭狗場幫別人下注,28歲的他透過學習成了一名計程車司機;28歲的他還會去學習表演,35歲的他當起了臨時演員。學習新知識,永遠都不會嫌晚,在正規的學校之外,在循規蹈矩的系統教育之外,我們依然可以透過學習來改變生活。
02/教育不是萬能的,但離開教育,人生明顯會落入更加被動的境地。若非讀了大學,我們可能連找工作的機會都更少,招聘單位的資訊要求中,上來第一條就把學歷界限清楚了。
放棄接受教育的蘇西,憑藉殷實的家底,可以叛逆和迷茫。富人有試錯的資本,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那無疑會把你的人生交代在落魄之中。21歲的蘇西憂鬱、迷失,23歲的她結婚了,她說遇到的人和時機都剛剛合適。
28歲的蘇西看起來很幸福,性格也沉穩了,沒有了傲慢與輕蔑。或許是生了孩子,整個人看上去很溫和,她曾說生了孩子想交給保姆帶,最後卻選擇自己陪伴孩子成長,成為全職媽媽。儘管七年後她說,會為突然失去生活支柱而焦慮,但是依然不擔心可能出現的危機。
歲月在她身上,沉澱下來的,就是一個有教養的富家女性。那離經叛道的幾年時光,彷彿偶爾脫軌的列車,在某一個時刻重新回到了正軌上來。
另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是尼爾,在“21up”的影片中,他輟學去了倫敦。放棄大學教育成了他人生最大的分水嶺。如果他堅持讀完大學,即使不是自己想要去的牛津,也能在學校教育中獲得更多的機會,有了學歷文憑之後,也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他放棄了,就再也沒有回頭了。他總是想很多,所思考的問題非常深刻,見解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他過得並不是“成功”的人生。原本父母都是教師,算是出身在中產家庭,可是在落敗牛津之後,擺脫了父母的期待,帶著自己的“理想”去流浪。
他就像個“苦修者”,有點像《在路上》中的主人公,去追求所謂的生命意義。他身上帶著“迷惘的一代”的氣質,抑鬱、厭世、任性又不夠努力。原生家庭的束縛,對他的影響巨大,然而他也總是自命不凡,目標很高卻達不到要求,這讓他痛苦。他的靈魂被困在過去,內心想要穩下腳步,現實生活卻總在掙扎。
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抗壓能力很弱,因而總是喜歡把失敗歸咎於環境和成長背景,從沒想過為何自己要一站一站地去流浪。
從他放棄大學教育,決定當個流浪的散工,孤獨地面對生活開始,他就已經失去了很多選擇的機會。或許那也是他的選擇,領著救濟金,去流浪,去旅行,去看人生百態。
放棄繼續接受教育的保羅,成了一名砌牆工,後來成了建築包工商,28歲的他在墨爾本有房有車,養育著兩個孩子。他和妻子曾經賣掉所有產業,換了一輛二手車,開啟了長達八個月的澳洲中西部旅遊。他很善良,有責任,渴望幸福家庭,妻子給了他足夠的信心。
並非所有放棄教育的人,都是不幸的 ,他們也能透過雙手勞作,來改變生活。相比尼爾,保羅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喜歡的事業,以及美好的愛情。這二者讓他生活安穩,給了他最大的幸福動力。
03/有人放棄教育,而有的人是始終都在為學歷而拼搏。被戲稱為“金融三公子”的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從小享受著私立學校的精英教育。他們有明顯的共性:人生目標明確,背景優越,又努力上進,人生預設的許多事情,都一一去完成了。
約翰讀了牛津大學克萊斯特徹奇學院法學系,28歲成了出庭律師,完成了訂婚,但是他未出現在“28up”影片中,而在“35up”中,他已經是一個成功人士,充滿善意,熱衷幫助弱勢群體。28歲的安德魯成為初級律師,為大公司工作,不侷限的視野讓他和來自約克郡鄉下的姑娘珍妮結婚了。而查爾斯最終進入BBC,因拍攝紀錄片而缺席了《人生七年》後來所有的採訪。
而最讓人欽佩的是布魯斯——那個七歲就說要去“傳道”的小孩,後來在牛津大學數學系學習。他曾說自己是社會主義者,有著天使一般的善意,並且他踐行著自己的理念。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他,卻選擇進入倫敦東區窮人孩子的學校(託尼的母校)教書。
他非常沉著冷靜,有智慧,有善心,從工作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他的生活簡樸,雖然未婚,但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又因未遇到相契合的人而作罷。
他說,我看到很多人缺少機會,失業是個大問題,很多人和家庭都會遇到,教孩子的時候,有時我會好奇,他們的未來會怎麼樣?
像個佈道者一樣,他看到了教育對於人生的重要性,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窮人學生的教育現狀,幫助他們學習知識,幫助他們努力實現人生的目標。
35歲的布魯斯,已經遠赴孟加拉國。他身上有著人道主義的光輝,在九十年代依然髒亂差的南亞國度,教育這裡的學生。他可以從這份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儘管生活和教育條件都不及精英式的英國上層社會教育,但是他能夠見識到教育的力量,也試圖以微薄之力,來改變一些人的人生。
很多得益於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的力量,那種能徹底改變人生的力量,才是最可貴的。
教育讓人生的第4個“七年”,成了分水嶺,既是自己人生的分水嶺,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分水嶺。28歲之後的人生,已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婚姻生活可能幸福,也可能繼續糾纏乃至離婚,而事業很難有很大的起伏變化,生活已經可以看到了盡頭。
長大後的生活,常常是一地雞毛,我們不得不將它掃除乾淨,否則容易被絆倒。我們也深知,即使沒有能力,也要創造機會,來為人生尋一道高光,而30歲左右的年紀,就是最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