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人理解,有什麼關係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方世界,這些世界之間的界限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理解,不可能每個人都理解你,只要自己理解自己就好啦。
01
下班之後走在暮色四合的街頭,望著道路邊白楊旁路燈下的一景,我不禁駐足。
路邊的小攤已經擺起來了,賣煎餅的大媽正在給一個男人裝煎餅,眼睛時不時望向三輪車車頭。在座椅上,一個小男孩正在那裡打著手電看書,一部鍵盤諾基亞在旁邊靜靜地躺著。
昨天下午我在網上買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到了,是男友幫我取的快遞。回到家,男友興沖沖地幫我拆快遞。
他說:"這本書竟然是兩本書,這麼厚,字還這麼小,得什麼時候看完。"
我說:"嗯,我也不知道。"
然後我就去做飯了。
今天上班,我把《卡拉馬佐夫兄弟》的上冊裝到包裡,準備午休時看一會兒。正當我把書開啟時,同事走過來說:"呦,你又買新書了?現在誰還看書,紙質書多貴呀,不如用手機找本看看,還省錢。"我頓時興趣全無,默默地把書放回包裡。
02
這本書是同學大林推薦給我的,他說看完《卡拉馬佐夫兄弟》之後,覺得一下子就理解了所有人的所有行為。
上週末我在家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面那個想要重塑愛人生命的怪人工程師讓我想起了大林。大林在大學期間喜歡我的閨蜜小芳,並追求過我小芳一段時間。他曾經和我打聽閨蜜的資訊,所以我們之間有一些交流。我知道他一直在看書,而且在經營著一個自己的書評賬號。
可是後來閨蜜並沒有答應他。
"在嗎?畢業後和小芳還有聯絡嗎?"
幾分鐘之後,他回到:
"沒有,畢業後我們連一條資訊都沒有發過。"
……
"你最近還看書嗎?"
"看。"
"最近那本書對你的感觸最大。"
"卡拉馬佐夫,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對所有人的所有行為和言語都能理解了。這本書就像是一條射線,穿透了整個人類。"
……
每當談到和書有關的話題時,他總能多說幾句話,多發幾個字,我注意到了這個規律。
03
聊完天,我就去搜了一下這本書,原來全名叫《卡拉馬佐夫兄弟》,作者是俄羅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雖然我之前全然不知道這本書和這個作者,但我立刻就去網上下了訂單,買下了這本書,花了我48.8塊錢。
站在街頭,現在這本書正在我的包裡靜靜地躺著,直到現在我才翻過它一頁,但我相信我將會翻到最後一頁。
坐在煎餅車上的小男孩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街頭嘈雜的環境對他沒有絲毫影響。想必他在自己的世界裡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個角落,並在悉心呵護它。
我順利地考入一所不錯的大學,順利地到一家醫藥銷售公司上班,在這家公司順利地遇到了我的男友。我是眾人眼中的乖乖女,我的經歷被周圍所有的親戚羨慕。雖然生活不錯,當自己的愛好不被人理解時,我卻有一種別樣的失落。
我已經忘了我自己什麼時候開始讀的第一本書,我也忘了什麼時候開始在書中找到自己的一方世界,也忘了絕大部分書中的主人公和情節。有時甚至我都不記得我曾經一度讀過某一本書。
看書過程中會有某些語句和我的觀點不謀而合,翻看完最後一頁的成就感刺激著我的某根神經。在這快節奏的社會里,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自己還有那麼一點存在的意義。
04
可是當男友說出那句"書這麼厚,得什麼時候看完",當同事說"紙質書多貴呀,不如從手機上找本看,還省錢"的時候,我的內心多少有一些失落。
能用薄厚來衡量一本書嗎?能用時間來衡量一本書嗎?能用價格來衡量一本書嗎?我心底的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一切生活都按部就班,衣食無憂,為人羨慕。每日上班下班、柴米油鹽,看書是我枯燥生活唯一的調味劑。當看一本書而不被理解時,孤獨感自四面八方向我襲來,彷彿世界只剩下了我一個人。
看到這個小男孩,我想我能釋懷了。像他這麼小的時候,我想我也沒有現在這樣敏感,也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孤獨感。只會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聚精會神。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內心的戲份就越足,聽到別人自己的評價就越敏感,不能為外人道也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心裡積攢的東西越多,心靈的負擔就越沉重。
即使男朋友和同事不理解我看書,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生活在人頭攢動的社會,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小世界啊!
05
我們沒有辦法把自己心裡的每一個想法都傳達給周圍的人,即使他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我自己如此,別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如此。
生活待我已然不賴,我想我不能對生活要求的再多了。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和愛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和自己一樣。既然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應該也不會有價值觀完全一樣人。
不被人理解,當然也太正常不過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