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不經意的動作
當然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得出這麼多的結論,非要從單一事件中提高我們判斷的準確率,還有一個方法,只要我們不給對方提前準備的時間,在即時交流中讓對方遇到沒有準備的話題或問題,對方不經意間洩露的神態或肢體語言,通常可信度是較高的。
有一部tvb的電視劇叫什麼名字不記得了,當時就有一個父親,說是真心改過,來找兒子,這個父親平時表現都很好,一切都像真心改過的樣子,人也非常地平和。但當兒子朋友的孩子不小心把東西撒在他身上時,他一個兇狠的眼神頓時把孩子嚇哭了。
這就是最真實的第一反應,有些你的好朋友看起來跟你關係都不錯,跟其他朋友相處也很融洽,人也很謙和,但當你跟他一起在餐廳吃飯時,突然服務員有個小小服務沒到位的地方,他就對服務員大發雷霆,這就是第一反應。
比如一個父親因為孩子考上大學宴請賓客,有個父親的好朋友為了能讓父親在酒席結束後得到折扣,藉著酒勁追打服務員和經理,逼著餐廳老闆給折扣。儘管他的目的是為了讓這個父親少付錢,但跟這樣的人就一定不能有什麼深度合作,利益當頭一定會賴賬。
第一反應、關閉理性以後的反應,這些都反映出了這個人原本的個性,這種反映遠比日常表現反映出來的東西要靠譜得多。
淡化重要線索我們剛剛提到,要很好地判斷一個人,需要有多重線索的印證,但是多重線索是不是權重都一樣呢?這裡就有一個陷阱,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錨定效應」。
當我問你我家裡客廳沙發的價格比10萬高還是低時,你可能會猜高,但高不過幾十萬;你也可能會猜低,但低不過幾萬。
但當我問你我家裡客廳沙發的價格比1萬高還是低時,你也可能會猜高,但高不過幾萬;你也可能會猜低,比如會猜是幾千。
你對沙發的價格判斷,完全受到了我給出的「基準」的影響:我說得高一點,你的下限也會高一點。
看人也是如此,我們在判斷一個人的時候,會對捕捉到的第一個顯眼資訊特別看重,因為我們的大腦要節省判斷他的精力,就要靠它去縮小範圍,這樣在拿到第二個線索的時候,就可以在它的基礎上去做微調了。
我們會認定他就是這樣的人,然後用其他事去佐證,這就是所謂的「首因效應」。
在這個佐證的過程中,但凡跟我們的首因印象不符的,我們會將其暫時擱置,甚至淡忘;而跟我們的首因印象相符的,則會大大強化我們對首因印象的堅持。
理由也很簡單,人的大腦是很懶的,如果能夠不改變自己的想法就會盡量不改變,所以加深印象這麼容易,而清洗概念卻如此之難。
那怎麼去規避這種來自首因印象的影響?
有一個方法,就是在第一眼遇到那些顯眼資訊時,我們先不要對人下判斷,多撿一些不那麼顯眼的細節資訊,讓它們處於同等權重地位,再綜合起來得出第一個結論。
我們普通人看人,最容易把顯眼資訊的權重加得過大,比如90%,那麼其他資訊在之後再怎麼反饋,也只能在原來的錨定值上下很小的區間裡浮動,很難撬動你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我們的確要對眼前的人得出一個定義,但初始的這個定義非常關鍵,不能由一兩條顯性資訊就輕易得出,而是手動去控制大腦對於顯眼首因的偏好權重,加入更多相同權重的隱藏線索,這樣我們去定義一個人的初始值才會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