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說些什麼送給我的女兒,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對女兒的愧疚感吧。
我有兩個女兒,個個都是心肝寶貝。大的6歲,小的2歲多。大的天天跟我們在一塊,從小一起成長,從來沒有分開過。小女兒就不一樣了,一歲多便送到了奶奶家,每星期只有兩天的見面時間。每次送家都是哇哇的大哭,要找媽媽,要找姐姐,每次都扎心,扎的心疼。好多次不願送二女兒回家,不想看那場面,都讓她媽去送。
母親家距離我家並不遠,十多公里,在農村有個小商店,也沒空來我家照顧孩子們,媳婦要上班,我也要工作,大女兒上幼兒園,只能委屈了小女兒。小女兒古靈精怪的,甚是可愛,很會說話,也很有心,不像大女兒沒心沒肺。每次星期五回家接小女,那個興奮勁,圍著你轉呀轉,小嘴不停的說。這應該是小女最高興的時刻。
每次回到家裡,都能熟悉的把自己的玩具點一遍,然後再開始玩。還是喜歡模仿姐姐,姐姐做什麼她也做什麼,姐姐說什麼,她也說什麼,沒完沒了的。我們的床就是蹦蹦床,高興的蹦的總也停不下來。
每每週六出去玩,玩累了,躺在自己的懷裡睡覺,總也捨不得叫醒,這應該是我內心最安慰的時候。總覺得抱的太少,能給的愛都在我的懷裡,總想讓她多呆一會。
我一直都認為,孩子能在父母身邊長大是最幸福的,雖然奶奶的疼愛比父母更甚,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父母就是天,孩子最信任的保護神。
生活的忙碌和窘迫,讓我不能分身,不能同時留下兩個孩子在身邊成長,一直都是我最大的心病,時光飛逝,孩子會迅速的成長,能呆在我們身邊還有多長時間?我想給足她們幼兒時期的父愛,還想為她們將來打拼鋪路。我的思想並不矛盾,只是現實條件不允許,我舍掉的同樣也是我想給的。
我聽過好多父親都說過會把最好的給孩子,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孩子。這個思想並沒有錯,作為父母,我覺得基本都能做到吧。最起碼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做的,把他們最好的給了我們。而我們呢?沒有做到理想中的科學家或是大官。我們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唯一能做好的就是遵紀守法,不讓父母再為自己操心。
我想趁我年輕,為自己拼一把,也給孩子拼一把,以前不知道家裡的頂樑柱是什麼,現在這根柱子就是我,我好了,全家都好。拼一把,拼個似錦前程,可為將來女兒更好的鋪路,拼一把,拼個錦繡年華,可為自己安心搖椅上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