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年一年過得越來越快了。”

感慨這句話時手邊無煙無酒,滿肚愁腸,只能化作一口氣重重的嘆了出去。

*****

最近發呆的時間多了,倒並不是因為歲月靜好,日子閒適安穩了下來。

只是考試不成,工作不成,感情不成,一事無成的在家中摳腳。

新換的工作,剛做一週,卻已經有了辭職的打算。

當然,如果對知道我的近況的朋友說,應該是——“我又準備辭職了。”

這是我到畢業後的第三份工作,一家的培訓機構的輔導老師。

前兩份分別是一家會計公司的文秘和上市網路公司的運營保障。

聽起來跨度很大對吧?

我真正獨自開始面對世界,算來已經一年多有餘,卻仍然覺得自己像剛畢業的新人一樣懵懂和迷茫著。

我甚至沒有底氣稱自己為"社會人"。

*****

冬天裡重溫看了無數遍的請回答1988。老師在德善班上強調的那句——“你們現在不知道啊你們現在是最輕鬆最無憂無慮的時候了。”

沒想到,在這樣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夜晚,又想起這句話,我竟有些鼻酸。

*****

那時候是否無憂無慮我已經記不清了,是當下的無助與迷茫卻是那麼的切實,讓人只想逃跑。

離開了我永遠香樟綠蔭瀰漫小路的中學校園,還有那四季如春的象牙塔。

多年學生時光已經被摺疊進座標軸裡,跟往後漫長的人生比起來甚至微不足道。

我知道自己該咬著牙向前的,卻還是控制不住地,小心翼翼地,在每一個喪氣的時刻,開啟看看那些閃光的日子。

*****

畢業一年了,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了嗎?

——加班到凌晨的PPT、只發在微博好友圈的辱罵、無限延後的假期申請與出遊計劃,我實在不忍心再做這樣的提問。

大把脫髮、沒有個人時間、埋頭苦幹卻看不到未來所換來的"成為",不會有人真的心甘情願的。

*****

"不行你就再考研吧,碩士還是好找工作。"

"不行你就出國吧,鍍個金再回來。"

"不行你就考公務員吧,公務員穩定。"

"不行你就考教師資格證吧,當老師有寒暑假。"

"不行你就早點結婚吧,結了婚再專心搞事業。"

"不行你就回家吧,隨便找個工作,吃住不用你開銷。"

"不行你就……"

沒錯,以上全部都是我畢業一年後聽到的"建議"。

很多人出於關心,對我的人生進行了全方位的規劃。

但我一直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開頭都是"不行"?

為什麼,大家覺得我"不行"?

為什麼,在我自己都沒有放棄的時候,有人先說了"你不行"?

我到底"不行"在哪裡?

比起提問——"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呢?",好像更多人只熱衷於告誡——“我覺得對你來說什麼樣的生活更好"。

*****

但,真的會更好嗎?

碩士的含金量大不如前,考不上的話浪費的又是一整年的時間。

留學面臨著換專業,回國後還是一樣需要找工作。

基層公務員=打雜,晉升還需要努力維繫人際。

主科老師平時忙起來是腳不沾地嗓子冒煙,遇上頭疼的學生更是心煩。

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情,需要好好計劃,先有家庭可能意味著與社會脫節。

家鄉的工資或許我自己開銷足夠了,工作內容卻往往沒有挑戰性和意義。

在認真思考對比了各種"建議"後,我倔強地想:"去他媽的,誰說我不行,我還沒認輸呢!"

總要踏過才知道這條路是怎樣的,哪怕一萬個人都講是錯的。

"哪怕輸,我也要輸的堂堂正正的。"

*****

人生是不會停留在某刻的。

我每時每刻掏出自己、消耗自己,又不停地填補自己、充實自己,好使自己像個永不停歇的陀螺。

也會累,也會難過,也會崩潰。

卻仍然覺得,二十年後的我會感謝此刻年輕妄為的自己。

因為現在做的都是我自己真正想做的,所以我一定不會後悔。

*****

時光倒流二十年,你那時做的夢,現在完成的怎麼樣了呢?

你有好好地愛自己嗎?

你找到了你熱愛的事情嗎?

你還在聽亂七八糟的“意見”嗎?

你有勇氣為每一次決定負責任嗎?

你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去走出困境嗎?

你抱怨世界的時候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嗎?

你感謝並回報了每一個關心照顧你的人嗎?

你變成了你想變成的那種人了嗎?

沒有。

那也沒什麼關係從現在開始,去奔跑,去流浪,去追光,去攀上懸崖,去跳入海底,去放肆,去做夢,去相擁。

都來得及。

1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會說話的技巧:再熟悉的人,都要尊重對方,尤其是有人在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