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情況,為挽回物件以自殺要挾。聲嘶力竭哭喊著自己愛對方,離開對方就活不下去。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又有著感情維繫。真正的愛並不是打著分開活不下去的旗號,脅迫對方進退兩難。這種不成熟的情感是當事人錯把依賴當成了愛。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雖然對於很多問題,我們還是不瞭解其根本原因,但對於一些普遍的心理現象,大家基本都能從日常聽到的言論裡找到與之相符的部分。生活中會有一類人,他們對於另一半的選擇並不是出於欣賞,或是兩人有著同樣的三觀,僅僅是對方能夠成為自己的另一半,讓自己沒有處在一個單身的狀態,無論對方是誰,只要條件稍微不算差就可以。
美國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師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這樣一個案例。30歲的酒保向他諮詢心理問題,他稱妻子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他,他很痛苦。妻子因為酒保不關心家庭孩子,改不掉酗酒惡習,此前曾三次威脅要離開他。威脅換來的只是短暫的妥協,酒保依舊改不掉惡習,最後妻子忍無可忍離開了他。
酒保向諮詢師哭訴自己的痛苦,說自己太愛妻子和孩子,離不開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諮詢師問道,不關心家人這個不是事實嗎,就算他們離開也沒有很大影響。酒保回答,雖然自己不關心家人,但是自己愛他們,如果沒有家人,自己就什麼都不是了。諮詢師看他情緒過激、失去理智,讓他緩兩天再接受心理治療。
僅隔兩天,酒保像是換了一個人出現在諮詢師的面前,他滿目春光。諮詢師詢問了情況,瞭解到期間酒保認識了一個和丈夫分開的女士,兩人一拍即合在一起了。這種感情是經不起任何困難的,酒保並不在乎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只要是能滿足自己依賴情感的需要。他只要是在關係裡,他就能安心得繼續我行我素。如果他找不到自己情感失敗的真正原因,那麼他將重蹈覆轍,繼續在感情裡跌跟頭。
在選擇另一半時,一定要看清對方的性格特性,儘量避開傷害。同時還要檢查自己,是否存在這種情況。此類情況的出現並不限制性別,單單是心理軟弱,沒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心態惰性。如果存在這種情況,可以透過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改變,最終克服過度依賴的心理。